评论:中国民企将在国企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30日 11:32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赵江涛) 前不久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民营企业参与产权并购”研讨会上,无论是来自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研究单位的专家,还是来自于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的官员都表示,当前国有资产处置中的国有流失问题并非出在民企收购上,民企参与产权购并不仅应当支持,而且还应当推动。这种看法将对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最近一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权威调查显示,私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相当高,在三千二百五十八家被调查的私营企业中,有百分之八已经兼并或收购了破产的国有企业,有百分之十三点九准备兼并或收购国有企业,有百分之二点八的被调查企业已承包或租赁效益差的国企,有百分之六点六准备承包或租赁效益差的国企。调查还显示,百分之九十点六的私营企业吸纳另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占被调查企业员工总数的中位数为百分之二十。 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资产产权并购活动中,民企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由此而引发的国有资产是否会流失的疑问也不时浮现。对此,国有资产委员会发展与规划局局长王晓齐认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不存在不同所有者你死我活的问题,相反,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目前国有资产的产权流动在政策上并没有障碍,民企兼并也没有障碍。 在中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中,产权购并是实现"国退民进"的最重要的市场化途径之一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民企参与产权购并不仅应当支持,而且还应当推动。国企产权重组的问题依靠内部人是搞不好的。自买自卖必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民企购并既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利益,也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 位处浙江杭州的广厦控股有限公司是较早参与国企产权购并的民营企业,四年间先后购并老牌国企重庆一建和北京建工旗下的北京二建,并使这两家老国企产生不同程度的可喜变化。其负责人郭向东认为,民营经济的体制要求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认为参与一个国企改革首先要控股,唯此才有足够的力度将民营企业的理念和机制渗透进去;其次操盘手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 当前,外资参与产权购并正在中国受到鼓励,所有对外资开放的产权领域应当首先要对国内民营资本开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共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指出,近年来外资在中国的投入已经显现出从形成新增生产能力转向收购存量资产的变化趋势。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立足于外资的产权购并。当前应按照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凡是对外资开放的产权领域应当首先对国内民营资本开放。 问题也是存在的。在民营企业参与购并国有资产的实践中,的确存在着交易双方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风险,存在着交易规则不完善、资产价格的市场化询价机制发育不充分问题。但这与并购主体是否是民营企业无关。制度不完善,在国有投资主体之间的产权交易活动中也可能发生同样的弊端。防止产权交易过程的国有资产流失不能靠抑制购并行为本身,积极地完善相应的产权交易制度,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有关专家认为,鼓励民企参与产权购并是一条很好的改革之路。实践证明,民企兼并重组国企的资产,在安置职工就业问题上比外资收购要有利得多。 目前,进行国企产权并购的最大问题是定价问题。正如国资委发展与规划局局长王晓齐所指出的,产权市场不发达,就没法找到合理的价格,他认为当前的关键是要抓紧有关国有资产的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