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能否撼动中国经济?不可能改变增长总趋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28日 13:18 中国经营报 | |||
主持人:本报记者 嘉宾: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赵晓 主持人:本报记者孙宏 盛洪:“非典”短期内会对一些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可能会造成一些产业的局部损失,但这些损失不足以使这些企业倒闭,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现在出现的一些负面因素虽然会抵消一部分经济增长,但正面和负面因素抵消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会表现出比较好的趋势。即使受到“非典”的影响,外国公司也只能是推迟向中国投资而不可能是取消。 赵晓:当前的“非典”危机其实是一场公共健康危机进而引发了社会危机,“非典”所造成的最大问题在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心危机。“非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放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看,就像一盆凉水浇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上,这大火不太可能会被浇灭,因为经济增长的上涨力量太强大了。 孙宏:“非典”危机已经对一些产业与领域造成了较大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一些干扰。由于它不是局部的影响因素,加上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无论对政府和企业来说“非典”危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轻视还是过度夸张这场危机都是不对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太可能和亚洲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主持人:“非典”的扩散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造成很大影响,它已不单纯是社会公共卫生事件,而演化为一场危机,可以说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会更明显、更深远,如何认识“非典”危机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影响? 盛洪:“非典”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看。由于它的传染性很强,并且人们最初对它不太了解,短期内会对一些产业产生巨大冲击,这种冲击如果不超过一定的程度,可能只会造成一些产业的局部损失,但这些损失不足以使这些企业倒闭,不会出现多米诺骨效应,即打击不会变大。如果这种冲击超过了一定的程度,会导致某些产业中的一些企业亏损倒闭,而这种亏损倒闭又可能产生某些连锁反应,类似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承受冲击的能力也相对比较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非典”危机的冲击力达不到那种程度。 如果“非典”危机的影响是长期的,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人们现在的行为。因为长期因素会使人们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预期,从而对经济行为做出调整。这个调整会影响到现在的经济行为,就像股市一样,如果某种因素只是偶然的扰动,那么人们会把它作为一个较小的因素去判断,如果这个因素是长期性因素,那么这个因素会影响到对某一种资产的市场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人们的交易决策。 我认为“非典”不可能成为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负面因素。当危机刚来时,人们对它没有了解,没有把握,而且也没有应对措施,可能会产生恐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掌握它的信息会更多,也会寻找出更多对付“非典”的办法,“非典”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 赵晓:从宏观经济学上来看,目前所经历的“非典”冲击是一个典型的外部冲击,它不是经济体内生的,而是某种突如其来的不可预料的外部因素所致。这样的外部冲击通常会给经济增长造成扰动,但在这种扰动结束后经济活动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经济学上来看,因为外部的冲击,经济增长率的趋势线会突然往上走或突然往下走,但冲击消失后又会恢复平衡。这次“非典”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突然往下走,在往下走了以后,相信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发展趋势上,甚至会出现恢复性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外部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乃至高涨的趋势。 短期来看,“非典”危机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因为它影响的是航空、旅游等产业,这些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是特别大,进一步,它可能会影响到外贸领域,但从净进口来看,这种影响并不会特别大。另外还会影响到外商直接投资,但外资在中国投资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还不是太大。 当前的“非典”危机其实是一场公共健康危机进而引发为社会危机,“非典”所造成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导致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心危机。人们不知道它会延续到什么时间,不知道灾情到底有多么严重,也不知道危害有多大,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做,很多经济活动都取消了,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才是“非典”更主要的影响。对于经济的冲击来说,“非典”的影响并不是疾病的传染,而是恐慌的传染。实际上,“非典”所传染的人数及致死的人数极为有限,直接损失也较为有限,但其导致的信心危机足以令最强大的经济运转失常。现在它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之所以没有也不会导致经济危机,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好处于走向高涨之际。 “非典”对大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浇向熊熊大火的一小盆冷水 主持人:有预测称,“非典”事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将可能超过伊拉克战争,国际机构也纷纷调低亚洲经济增长的预测,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深受打击,这场来势汹涌的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盛洪:一方面要看到“非典”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内有很多有利于经济成长的因素。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良性循环的阶段,即由于人均收入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这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这样的巨大市场中,开始产生对价值较高的产品或服务的巨大而持续的市场需求,如对汽车、住宅和旅游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需求本身就非常巨大,这些市场需求实际上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会导致对新的更大的产业需求,如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需求。这些需求导致了第一季度9.9%的高速度增长,可以说,这样的国内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不能忽视。 我国是一个拥有巨大市场的国家,能养活巨大企业,也能够产生巨大的产业。在“非典”危机的冲击下,旅游、航空、餐饮等产业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些产业的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较小,不足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局。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多元化,也决定了这种冲击的影响比较小,对这种危机的抵抗能力比较强。现在出现的一些负面因素虽然会抵消一部分经济增长,但正面和负面因素抵消以后,经济成长仍然会表现出比较好的趋势。 赵晓:我国的经济增长正面临少有的“三大周期”重叠的高速增长现象。一是“中国制造-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即在加入WTO之后,由于比较优势及综合优势(价廉物美的劳动力及教育优势、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潜力巨大的国内消费优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优势,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更高的政府效率),中国加工业将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带来外商投资与出口的增长;二是“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即以城市化为主导的投资与消费周期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大动力;三是“新兴消费品-消费周期”,即中国经济进入了一轮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等为拉动的经济增长周期。这三大周期中的任何一个增长周期出现,都足以提供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活力,单独支撑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现在三大周期重叠,同时发力于中国经济,可以说中国经济正步入了高涨时期。这种增长是由市场力量驱动的,具有很长时间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性大趋势。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经济就像熊熊大火,不惧怕一盆凉水当头浇来。 而且我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而不是区域性或者对几个行业依赖很强的经济体。“非典”冲击不太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趋势。原因有三:其一,不能高估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水平,就贸易规模而言,中国60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几乎相当于GDP的一半,但净出口充其量不过是千亿人民币的规模,就外商投资而言,其在中国投资构成中从来都在1/3以下,净出口则始终维持在占GDP约2%~3%的水平,因此外贸和外资的影响都不是决定性的,而内需才是决定性的。其二,受“非典”影响较明显的旅游业、航空业、餐饮业等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小,尚不足以影响宏观经济,其三,“非典”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可能是重要的,但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不太可能和亚洲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如果“非典”时间延续过长,如延续到10月份,则对我国的消费、投资以及贸易的负面影响会成倍放大,届时,中国所遭受的损失可能高达数千亿人民币,GDP增长惯性也将受到明显影响。 目前政府已经空前重视“非典”问题,社会监测和信息透明已经开始正常化,有关措施也相当得力,医学检测与研究也出现突破,事实上这场瘟疫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大降低,人们的信心将有可能逐渐恢复。这些都有利于经济运行恢复正常。 “非典”不可能带来“非典型通货紧缩” 主持人:我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9.9%,这是多年来难得的发展势头,在这场危机面前,这样强劲的增长势头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在第二季度或者上半年突然降下来? 盛洪:可以说对于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原来的预期都低估了,9.9%的增长率远远超过7%、8%的预期,因为有很多因素没有充分考虑进来。中国的社会需求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在判断经济增长的水准时,应该把正面因素考虑进来后再考虑负面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会比以前的预期还要高。可以说,虽然“非典”是负面因素,但如果考虑到正面因素,经济增长的预期不会往下调。 赵晓:“非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放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看,就像一盆凉水浇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上,这大火不太可能会被浇灭,因为经济增长的上涨力量太强大了。所以,即使经济增长受到“非典”的影响,中国经济仍会有不同寻常的增长,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肯定还在8%以上。由于存在经济惯性,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估计不会明显减速。 不过,“非典”危机如果演变成一种长期危机即持续半年以上,那么对经济的影响会在第三四季度进一步显示出来。 从全年来看,即使“非典”对经济增长的打击达到一个百分点,也不太可能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出现由“非典”所带来的“非典型通货紧缩”。我国经济的增长率今年也还是会稳稳在8%以上的增长轨道中。可以说,幸运的是,这盆冷水是在我国经济高涨的时候浇下来的,如果这种危机发生在1997年,那会出现雪上加霜的情况,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麻烦会非常严重。 主持人:这场危机已不是局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它可能会牵涉到很多经济部门或产业,甚至会影响到经济体的较深层面,对政府和企业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盛洪:对待这种危机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是轻视它,一是过度夸张它。“非典”是特别的危机,一个社会如果能够健康发展和长久存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去应对那些不断出现的新的危机。 我觉得“非典”危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会影响到经济制度,还包括政治决策方面。在经济层面上 存在如何避免风险和减少损失的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企业垮台倒闭,如果企业没有危机意识,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外部打击可能会彻底垮台,企业内部应该有对付风险、对付危机的机制。对一个行业而言,行业协会也应该有一些机制和措施安排来防范风险。当然,有些短期的风险是整个行业所不能承受或会使某些产业承受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给予一些支持和援助。 赵晓:“非典”的影响可能会深入到证券金融领域,由于受到危机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近期深沪指数波动较大。这值得警惕。“非典”危机对不同行业的冲击程度不一样,但由于中国经济处于明显上升的阶段,对于一些受损严重行业的支持,应该通过市场来进行,而不是政府直接插手。一是“非典”危机对某些行业的影响,还没完全达到必须救助的程度;二是政府并没有钱来这样做,政府花钱的效率也值得怀疑。策划:唐清建孙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