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刚刚放松的银根会不会收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25日 15:0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季度及上半年宏观经济态势

  特约记者 曹利群 北京报道

  社会性投资+季节性出口驱动经济增长

  《21世纪》: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增长情况,我国GDP取得了9.9%的高速增长,您认为主要的增长因素何在?

  袁钢明:一季度投资和出口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投资增长27.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速度达到36.7%,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速减慢,银行贷款及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大幅增加。

  房地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成为推动投资加速的重要市场力量。住房商品化改革及住房消费贷款,推起商品房销售热潮。商品房市场持续升温,给房地产投资提供了强劲的市场支持。

  今年头两个月,商品房销售增长76%,拉动同期商品房投资增长速度升高到44%。

  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大幅度快于基本建设投资。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下去,将形成和去年完全不同的投资增长格局。

  由市场需求拉动及市场资金支持的企业投资,取代国家财政资金牵头的基本建设投资而成为投资高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将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机制发生重大变化。财政投资为主转变为企业投资为主,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增添活力,并使多年来财政投资所造成的财政压力及其他矛盾得到缓解。

  不过,一季度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8%,速度仍然很高。基本建设新上项目多,规模大,增长快,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比重高,国债资金及政府安排的配套资金在全部投资中仍起主要作用。

  《21世纪》:投资和出口是目前经济回暖的两大驱动力,您一直谈论的是投资的问题,能否再谈一下出口的问题?

  袁钢明:一季度出口增长达33.5%。一方面,出口加速增长来自于WTO的制度创新效应。中国加入WTO之后,贸易自由度提高,出口企业活力增强,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更为出色。

  另一方面,年初出口的快速增长与某些政策措施的扭曲刺激有关。沿海一些出口优势地区根据近几年“经验”,在年初前几个月里尽可能多出口,以便抢在前面较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奖励补贴。今年年初出口高速增长仍然可能存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季节性作用。出口退税政策的有效性值得商榷,去年出现了财政对出口企业1250亿元的欠税,国家允许出口企业利用欠税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这样做的结果是,出口企业贷款有财政作担保,将来拖欠贷款不还,全由财政承担,出口退税最终变成了财政补贴,或者变成了银行坏账。如果把这1250亿元资用在其他方面,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果可能会更好。

  货币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1世纪》:“开门红”在前几年也出现过,现在势头和以前有何不同?

  袁钢明:今年初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消费需求有所增强;二是一季度价格指数从上年底的下降变为上升;三是消费品轻工业出现加速增长;四是货币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些新变化表明,消费需求出现回升,通货紧缩得到缓解。

  货币量增长在这些变化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仔细分析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变化,可以看到,货币量变化和价格升降变动有密切关系。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广义货币M2增速从年初13%-14%的控制水平上升到15%左右,同期消费价格变为上升;自2001年7月份始央行采取货币收缩措施,货币量增速下降至11%以下,消费价格指数自9月份变为下降,到2002年5月份下降到1%以下。自去年6月份起,货币量增速逐月上升,从6月份14%上升到9月份16%,又升至年底17%直至今年初18%以上,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随之逐月缩小,今年头两个月消费价格更变为上升。这说明放松的货币政策操作是正确的。

  今年年初发表的央行报告和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去年货币量的实际较高增长给予肯定,认为这种增长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据此将新一年的货币量控制水平调高到近几年来未曾有过的16%左右的较高水平。近年来,很多经济研究者多次提出宏观政策应当全力对付通缩,货币政策应当放松,货币量增长应当提高到16%以上。实践证明,货币量提高到16%以上比控制在14%左右更为正确。货币政策大胆放松、货币量增长控制水平向上提升,对扭转内需不足、治理通货紧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世纪》:目前这种良好势头能否得到延续?

  袁钢明:目前投资加速推动的经济加速,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施和货币政策的放松性变化同时并举所带来的。我个人还是担心这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推动”的经济上升势头可能会被调控措施压下去。

  现在投资及经济增长的超高速度,势必引起宏观管理部门的警觉,可能会研究并采取防范经济过热的对策措施。目前的经济高涨由财政和货币双扩张所造成,防范经济过热的措施很可能以紧缩货币为主,直接的措施很可能落实到压缩银行贷款上,将银行对企业的投资贷款和对居民的消费贷款压缩下去。

  货币政策应支持消费与投资信贷

  《21世纪》:目前有防范经济过热的必要吗?

  袁钢明:我个人的判断是目前没有必要。就市场投资和市场消费需求情况来看,目前没有达到经济过热的程度。

  从企业市场投资来看,近几年来,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速度一直不高,目前高增长是对过去投资不足的补偿及矫正。房地产投资持续高涨是一种健康的增长,房地产市场需求及投资扩张的空间很大,是未来很长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支柱。

  从消费需求来看,前两个月商品零售额增长了9.2%,比去年高一些,但比2000年和2001年全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低1个左右百分点,比1997年以前低得更多。

  一季度消费需求回升并不很高,消费价格涨幅只有微小的0.5%,而且这种价格上升,并不一定是消费需求拉动起来的,如果剔除石油价格上涨的外部冲击和蔬菜等食品的季节性上涨因素,采用国际通用的除去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价格指数,那么,目前的消费价格指数仍为负数,通货紧缩并没有减轻多少。

  采取紧缩措施把消费需求压下去是很容易的事儿,但是要想把压下去的消费需求重新启动起来,那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当前的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主要缘于居民的未来预期不稳定,风险压力较大,加上社会保障不完善,使得储蓄倾向升高、消费倾向下降。完善社会保障、稳定居民预期的难度很大,体制转型需要较长的过渡时期。

  宏观政策推动消费上升比推动投资上升难得多。消费需求减弱涉及改革取向、增长方式、产业政策等深层问题及矛盾,需要采取深层调整措施才可能将低沉下去的消费需求重新恢复上来。现在,放松的货币政策及积极的消费信贷取得了减缓消费者压力、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效果。当前出现的消费上升苗头非常难得,应当倍加珍视,有利于消费需求上升的政策还应当继续保持下去。

  《21世纪》:您觉得如何才能维持目前的增长势头?

  袁钢明:关键是保持目前货币政策调整的势头。在货币量足够增长的同时,一定要维持对消费信贷和市场投资信贷的支持,尤其是对房地产消费信贷的支持。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强烈,住房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不只是拉动建筑业、建材、装修、家具等行业,还拉动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关联的日常消费、服务、文化等领域。

  有消费信贷支持的住房需求增长,不会造成对日常消费支出的挤占,还可形成住房水平提高对日常消费支出增长的拉动效应。我们反复强调,有消费需求支撑的增长是可持续的健康增长。

  当前对货币政策是否应当马上收缩,出现了激烈争论。当前的货币政策是否可以继续保持的争论焦点在于,当前宏观经济是否已经出现了过热现象或过热苗头的风险。判断过热风险的关键在于,当前热度很高的房地产投资是否已经出现或包藏着巨大的过热或泡沫风险。

  目前在沿海局部地区出现了以投机转手型的房地产购买动向,可能已经出现了泡沫,但这只是少量的、局部的。对此,一定要警惕,一定要区别对待。1990年代初期沿海局部地区房地

  产泡沫高涨,不分地区差异的“一刀切”,消除了沿海地区的泡沫,但使其他广大地区的住房及消费需求的正常上升消失在了萌芽状态,消费需求低沉不振达10年之久。这个教训非常深刻。现在,对沿海少数地区已经出现的投机性房地产购买应尽快采取调控措施,如,限制新购住房短期内转卖,对可辨别的投机性房地产贷款实行较高利率和税费,等等。对于全国广大地区广大居民自住型住房购买热情应该保护,应该在贷款等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 (袁钢明系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网上优惠学习各类英语,考研会计司法考试课程,免费试听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消毒品 诺基亚6100 NBA
 
  新浪精彩短信


数码摄像机等你拿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阿 杜] 惩罚
[Twins ] 风筝与风
[林志炫] 只为你唱
[和 弦] 命中注定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企业服务网络营销成新宠

企 业 黄 页
在线商机
买:21台电梯招标
卖:通讯音响产品
企业服务
中医治疗各种肿瘤
患了皮肤病去哪里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北方交大MBA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快乐香港六日游
北京新浪联系。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