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十三年迅猛发展 上海浦东“高”得惊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19日 13:3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联合早报报道,对于浦东新区常委、副区长臧新民来说,13年间的变化,无疑是翻天覆地般巨大,这位在浦东政府工作10年,资格最老的区领导,亲眼见证、并参与了浦东迅猛发展的过程。 臧新民在昨天上午,于浦东开发开放13周年的庆典上,接受本报专访时,向本报比较了浦东的今与昔,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浦东惊人的“长高”。 他说,“我刚来的时候,最高的建筑,就是在浦东南路、东昌路口有个消防站,估计高度不到20公尺,现在这个消防站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金茂大楼、东方明珠电视塔、办公楼、住宅楼,而复工后的世界第一高楼,不久也要落成了”。 回忆旧日的浦东,臧新民指出,浦东当时在沿江地区,一个是大片的工厂,浦东老的传统重工业基地,还有搭建的危棚简屋,里面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建筑非常简陋,浦东腹地则是大片农田。 他说,“当时没有隧道,没有大桥,黄浦江成为一个屏障,从浦西到浦东,路上花的时间很长,浦东那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交通,所以,93年1月成立党管委会后,确定的其中一个工作方针,就是先解决越江方便的问题。” 浦东的发展,当然不仅是“长高”和交通的改善,臧新民说,无论是交通设施、绿化、投资环境,以及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浦东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的浦东新区,在全上海的18区1县当中,经济表现更是名列前茅。 面积仅上海的十二分之一,人口占全市十分一的浦东,2002年的当地生产总值(GDP)、工业总产值和外贸进出口,分别占到上海的四分一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强。浦东的人均GDP也比上海多300美元,达到4800美元(约8500新元)。 今天的浦东,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国内外人才来沪的投资、置业和生活首选之地,早已摆脱昔日“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尴尬处境。至于臧新民一家,也东迁这里,做到“事业和家庭”都在浦东。 昔日农田成宝地 很难想像今日闻名海内外的陆家嘴金融区,10多年前还是“老上海人”曾经熟悉的棚户房和农田。 现在的浦东,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还有公园和高尔夫球场,以及许许多多的先进设施和景点,与从前比较可说脱胎换骨。难怪臧新民要感叹地说,“(现在)住在浦东确实是幸福,原来在浦西,城市非常拥挤,道路也拥堵。” 另据本报了解,13年前的浦东GDP为人民币(下同)60亿元(约13亿新元),去年达到了125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0%,高于全市的水平;今年第一季度GDP总量达309亿元,同比增长17.1%, 外商投资方面,面积522平方公里的浦东,截至去年,已有8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近8500个项目,总投资为435亿美元。世界500强当中,有174家进入浦东,合同投资约60亿美元。单是今年首季,浦东便吸引390个项目,同比高出1.4倍。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是在1990年4月18日,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青年才俊领导浦东 两个月前当选为浦东区委书记、区长的上海市副市长姜斯宪,昨天联同常务副区长戴海波,以及杨建荣、张恩迪、张国洪、尚玉英等几位副区长,一起会见驻沪的中外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浦东的领导以青年才俊为骨干,姜斯宪是工学硕士,曾经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戴海波拥有MBA学位,曾赴哈佛商学院进修,并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的访问学者。 另一位副区长张恩迪,是生物学的博士,而杨建荣和年仅38岁的尚玉英,也拥有硕士学位。区领导中实干型、技术型和专家型都兼而有之。(李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