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专家:今年外贸无逆差 顺差时代将终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15日 13:39 粤港信息日报 | ||
记者蒋杰升 号称“中国第一展”、占全年外贸出口1/3强的广交会,一向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外贸出口的“视窗”,在今年一季度首现外贸逆差、伊拉战争、非典型肺炎等诸多因素刺激下,2003年中国外贸走势再次让广交会参展商们揪心。 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现的外贸逆差表面上出乎偶然,然而随着中国持续的、深度的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一外贸逆差信号有可能暗示一个必然的走势。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表示,巨额外贸顺差有可能就此终结,但是今年全年还不至于出现外贸逆差。 进口增速将高于出口增速 中国外贸出口已保持了多年两位数的增长,这一速度今年还能持续下去吗?“今年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李雨时认为,商务部预期今年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是7%,但实际上今年外贸出口速度仍将达到10%甚至超过10%,其中,国际制造转移而造成的出口增加是个重要因素。去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一些大量从东南亚等国转移过来的生产能力一般立即形成出口。有预测认为,今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将突破600亿美元。那么,这些转移过来的制造能力必将增加中国的年度出口。 李雨同时表示,与实际出口增速相比,今年进口增速应该会更快一些。随着中国进口关税的减让,石油、钢铁、化工、棉花等大宗原辅材料将进一步增长。另外与巨额外资进入增长同步的是,机械设备的进口也将大量增加,因此,考虑这些因素之后,今年中国的实际进口增长速度有望达到12%—14%,比外贸出口增长速度高出几个百分点。 今年不会出现外贸逆差 2002年,出口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255.7亿美元,增长22.3%;进口2952.2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3.5亿美元。 但今年一季度的1月和3月出现逆差,只有2月是顺差。有分析认为,石油等大宗原材料高涨是外贸逆差的主要因素。因为1月石油和汽车进口额净增了16亿美元,当月外贸逆差是12亿美元。 李雨时认为,2003年出现逆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至少保持贸易平衡没有大的问题。因为,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出口扩张势头依然很猛,支持出口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所以今年的1月和3月出现逆差还不能解释全年的出口趋势。当然,鉴于以往出口基数,今年出口的难度将会比较大,不大可能维持以往像300亿美元这样大的顺差,估计大致保持在110亿~150亿美元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