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抓住机遇了吗?“中国WTO报告”昨日首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10日 08:34 北京娱乐信报 | ||
信报讯(记者姜新菊)中国在加入WTO一年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中国的冲击显现出来了吗?中国抓住机遇了吗?昨天,《中国WTO报告2003》的问世,使这些问题有了权威的答案。 这部由中国WTO研究会历时半年之久撰写的字数超过180万的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加入WTO一年来的我国在市场开放、法制建设、政府管理、维护公平贸易环境、参与WTO 据悉,《中国WTO报告》为年报,今年是第一次出版,今后将每年出版一本。 记者在昨天的首发式上看到,代表我国WTO问题研究顶级水平的人物中国加入WTO首席代表、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中国WTO研究会会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谷永江,中国最早研究WTO规则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薛荣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局长张松涛等数十人悉数到场助兴,并发表演讲。 声音龙永图:中国不能只抱着WTO 尽管当前区域贸易的经济合作是在WTO的监督之下进行的,但这种监督机制的力量还是相对较弱。“区域贸易集团从本质上讲是背离WTO原则的,但是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潮流,中国也必须顺应这个潮流,参与其中,并积极推动其进程。如果只是老老实实地抱着WTO的金科玉律,是要吃亏的。” 昨天,龙永图作为第一个主旨演讲嘉宾,一上台即就“加强中国在多边贸易框架中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龙永图表示,对于中国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度,只有八个字,即“积极推动、循序渐进”。之所以要积极推动,是因为从历史上看,所有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都得到了很大好处,贸易额得到了大幅的增长。“中国没有选择、亚洲没有选择,只有加快推进的步伐,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实际的经济利益所趋。” 所谓循序渐进,龙永图认为,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亚洲乃至东亚经济一体化也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对于亚洲,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缩小亚洲或东亚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这里包括很多问题,有体制问题,如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无序经济走向有序经济,这些对中国而言也意味着重大的调整;因此只能从基础设施的合作做起、从贸易便利化如通关便捷问题、人员培训问题等入手。 “在金融问题上,亚元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龙永图表示,今后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如是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世界经济将会更加平衡。“我从一月份起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我的任务就是怎样通过亚洲政府的大平台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特别是东亚一体化。” 报告精选 报告关注就业环境 昨天首发的《中国WTO报告2003》强调,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尚未充分展开。此间,主要影响的还不是就业机会,而是就业环境问题。因此,在应对加入WTO后的就业环境问题时,有关方面既要完善政府与市场就业之间的关系,也要协调劳动与资本的冲突。 报告说,从就业的质量来看,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有所下降。由于对资本的吸引和企业出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考虑,一些简单的通用、熟练型的工种可能出现就业质量下降。这一点,已经在乡镇企业和一些外商合资企业(外来加工型)中得到证明。 一般来说,更长的劳动时间、更加恶劣的生产环境(有毒、有害),更加低廉的小时工资、更加裸露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成为就业向下竞争的主要标志。这是资本的意志决定的。中国未来的就业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毫无例外地向下发展,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平衡状态,特别取决于加入WTO以后工会作用的到位程度。 报告称,此间,劳资纠纷、劳动争议也会大量增加。加入WTO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不得不屈服于资本强权,人为地制造一种不利于劳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劳工迫于劳动力就业市场机会短缺的压力,可能会忍气吞声地接受这种现实,但是内心不满情绪会增长。一旦风吹草动,会造成大规模旨在维护劳工权益的群体性事件。据有关人士透露,2002年1-10月份,各地累计拖欠农民工工资近300亿元,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欠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报告认为,从就业环境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防止继续恶化的倾向是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