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协委员认为养老保险制度要防范财务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3日 15:37 经济参考报 | ||
刘振冬 张松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然而,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中却面临着财务危机,主要是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赤字逐年加大。这一问题如果不及时研究解决,将危及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动摇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全国政协委员杨骥川建议说,应该建立养老保险财 据杨骥川介绍,目前,养老保险基金赤字现象日趋严重。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统筹制度的实施从1986年开始,到2002年收缴支付总量达到240亿元,人员覆盖范围包括职工和退休人员达到近400万人。1998年以前基金收支基本上年年有结余,1999年开始出现赤字,收支状况逐年失衡。1999年赤字为1.4亿元,2000年为5.4亿元。鉴于基金的严峻形势,北京市2001年和2002年均大力组织进行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扩面征缴工作,才止住了赤字进一步增大的势头。即使如此,北京市2002年养老保险的赤字仍在4亿元左右。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如何筹集充足的资金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北京经济较为发达,养老保险基金到位率一直较高,每年都在95%以上,基金收支状况尚且如此,全国形势更不容乐观。 杨骥川说,造成养老保险基金赤字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养老保险实行现收现付制,单位从参加养老保险开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就开始由统筹基金支付,基金缺少一个必要的积累过程,而同期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又显不足。二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退休人员数量增加较快,总量不断加大,而缴费人员数量增加相对缓慢,人口负担系数逐年上升。三是近几年基本养老保险承担了过多的体制改革成本,由于国有企业实行减员增效,股份制改造,大批职工失业或隐性失业,大量富余人员提前办理退休手续,缴费人数减少,退休群体急剧增大,企业负担实际上转化为社会保险负担。2000年和2001年部分中央勘察研究设计单位和部分市属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统筹,从转制之月开始缴费,以前年度不补缴,视同缴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纳入统筹基金支付,原来由财政负担的部分费用转由养老保险统筹负担,更加重了基金压力。 杨骥川建议,尽快建立养老保险财政储备制度,弥补当前养老基金的不足并为今后进行必要的积累。储备金主要来源:一是每年从财政收入中(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提取资金弥补当前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再从财政增收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养老保险财政储备金,专项用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二是建立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机制,将出售小企业或国有股减持所得变现资金、国有土地占有税等收入,注入储备金;三是发行社会保险彩券,从社会上筹集一部分资金。同时对通过这些渠道筹集到的储备金,进行资本化管理运营,实现储备金的保值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