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吴敬琏交锋两会 中国经济如何闯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1日 18:24 南方都市报 | ||
两位敢于直言的经济学家就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各抒己见 厉以宁、吴敬琏交锋两会 两会经济视点之专家专访 3月7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自己一年来关心的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部分问题接受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国内外上百家媒体的采访。随后,本报记者就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两位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政策分歧颇多,但两位专家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流是积极的,而正在召开的两会将大大推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是废是兴 厉以宁:财赤规模一定要控制 积极财政政策近年来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还有必要继续实行这一财政政策,否则经济增长率会下滑,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对财政赤字规模的控制————如果以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3%为限,几年之内,可以使财政赤字的增长率低于GDP的增长率,这样,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就会逐年下降,这样既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又不至于形成越来越大的财政赤字压力。 吴敬琏:负面效果不容忽视 我从2000年就开始讲,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淡出。中国政府从1997年开始,1998年正式启动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1999、2000年三年财政投资3600亿元,增加了需求,带动了消费。财政投资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只要做出了决策就能立即实行,而民间决策则会犹豫不决,另外用政府方式集资也快。但财政投资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忽视:首先它有一种挤出效应,政府是不产生钱的,它只能发国债,政府发国债把老百姓的钱投了,就把民间的资金从投资领域挤出去了;其次政府投资只能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这些领域外部性很强,往往社会效益大于经济行为本身,而在其他领域投资政府往往不如民间。日本也曾实行政府投资的政策,但是造成了很多没有车跑的路和没有人走的桥。因为拉动内需投资总量要大,一大就会挤占民间投资领域;最后从长期来看,政府投资的钱是要还的。政府投资的领域效益差,靠盈利还钱是不大可能的,只能是加税,可这又会抑制民间投资的活力。因此,从短期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正面作用大,负面效应小,但负面效应的影响短期是不明显的,时间长了就会凸现出来。 税改从何入手 厉以宁:税收增长不宜太快 近年来税收增长率明显高于GDP的增长率。由于以前我国税收只占GDP的10%左右,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税收增长较快是可以理解的。2000年,税收占GDP的13·6%,2001年占15·8%,2002年已占到16·7%,税收工作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从现在起最近几年内,我建议把税收占GDP的比例大体上稳定在16—17%的水平上,不要再提高。税收政策应主要从结构方面着手调整,制止“地下经济”的税收流失,加强税收征管,而对于影响企业积极性的税收(如不公平的企业所得税、不合理的生产性增值税等),则应该适当降低税率,并及早把生产型的增值税改为消费型的增值税。这一改革将推进企业发展和国有企业增长,以及有利于长期培植税源。 吴敬琏:通过税改刺激民间投资 我以前曾经说过,减税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以财政赤字来增加需求,可有两种途径:一是用赤字来投资,一是减少企业税收。减税不等于普降工商税或股票印花税,而是改革现行的财税制度。譬如,实行投资税抵扣,内资企业所得税应享受国民待遇,不能比外资企业的高;减低金融税,减少存贷款利率差等。税收改革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是担心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但实际上,若把税收搞好了,通过刺激民间投资,做大税基,适度减税的最终结果是税收增加。 货币政策应否适度扩张 厉以宁:搞活农村先搞活金融 为了国民经济运行的顺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当很好的配合,然而近年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不尽如人意。其主要问题在于货币政策偏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农村种植户和养殖户、城镇个体工商户都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2002年下半年的情况稍微有所改善,但仍不足),甚至某些国有大企业也不易得到银行贷款。我认为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及早改变,当前,为了加快城镇化的步伐,为了缓解地方就业问题,以及为了提高农民收入,都要进一步发挥银行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中的作用,要有步骤的组建一批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农民为主要放款对象的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社条件成熟的,可以通过资产充足和引进民间资本,组建一批农村商业银行。只有金融活了,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也会跟着活跃起来。 吴敬琏:商业银行可搞民营股份制 我刚刚辞去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委员的职务。货币政策会有很多难处,我认为当前需要一个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但是,货币政策扩张以后,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将会流向资本市场,这是相当危险的,可能会给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带来风险。那么,如何达到货币政策的适度扩张呢?我觉得还是应该从银行系统着手。目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通畅,国有商业银行执行零风险政策,不愿意贷款。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企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所有者缺位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因此银行必须改制,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独立企业。当然,我也非常支持办一些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样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了。 扩大内需关键何在 吴敬琏:贫富悬殊抑制消费增长 亚洲危机以来,中国出现了需求不足,市场不旺、销售困难、增长率下降这些问题。从1998年以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呢?1998年、1999年那种严重的需求不足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增长率逐步回升。但是,我国经济还没有完全脱离通货紧缩的阴影。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过去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取得经济的改善、增长的加速的基本原因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政府采取了国债政策、货币政策来增加需求,直接地由政府的国债手段、货币手段来增加需求,这是一个办法。前一个办法大概大家都很熟悉,我想要强调的是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提高企业的活力。这方面的政策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从十五次代表大会以来,不管是对国有经济,还是对于私营经济,对它们的活力的提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国有企业情况的改善大家已经看到了。私营企业的改善情况其实比国营企业的改善情况还要突出。 消费需求不足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没有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来促进我们城市居民的消费,可是如果我们的九亿农民没有钱,这个消费也扩大不到哪儿去。另外,城镇居民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收入差别太大,贫富差别太大,有钱的人可以说他想买的东西都有了,所以往往有钱了他的消费倾向反倒会下降。现在真正有消费需求的往往是低收入阶层,但他们没有钱,所以只有提高他们的就业,为他们创造挣钱机会,才能促进消费,这就涉及到了前面讲的第二方面,就是要放手大力地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扩大就业。 厉以宁:增强信心促进消费增长 当前的内需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而不是投资需求不足。在政府投资保持相当力度的情形下,某些生产资料的供应开始出现紧张,因此,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消费需求,如何使消费与投资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目前的比例是4(投资):6(消费),今后几年应逐步达到3(投资):7(消费)。可供选择的措施很多,比如:尽快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社会就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 解决失业问题出路何在 吴敬琏:解决失业根本在创造就业 现在政府解决失业问题往往局限在城市,但如果加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更难解决。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种方法政府出台保障措施,但这是一种防止因为失业问题引起社会震荡的短期行为。比如说三条保障线等,那就是使得一些失业的人能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再进一步的措施在城市里就有了再就业中心。但这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做得到的,我们去看一看,中国的大中城市,真正用在就业中心安排下岗职工就业的很少很少,也许就那么一两个。 我所提倡的方法叫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谁来创造?民间自己创造。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是改善创业的环境,是搞好市场的秩序。最近五年来看,浙江、江苏崛起了大量的企业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这就说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关键是当地政策环境怎么样,创造的条件怎么样,市场秩序怎么样————而这些事情正是政府应该做的。有些政府做得好就发展起来了,有些政府还可以努力,可以提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是做不到。比如说浙江这个地方,浙江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没有就业的去年六月底是6000人,这就不是一个问题,它有没有失业呢?他有。但今天失业了,明天又就业了,因为又有大量的新的企业起来。 厉以宁:扩大就业需要政策引导 我一直认为,就业是依靠就业而不断增加的。一批人就业了,他们有了收入,就会花掉,于是就使另一批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而后者有了就业机会,又会花掉,这样又会促成更多的人就业,这就是“以就业扩大就业”的方针。就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在当前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的有三条途径: 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措施来鼓励这些企业多吸纳就业者。 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及环保、卫生、园林、物业管理、街道治安和公共秩序维持等机构,这些机构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是非常有潜力的。特别是在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发展起来以后,服务业也一定会有较大的增长,这同样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三是一定要懂得集约化的农牧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业也是吸收劳动力的部门,并非只有劳动力到了城市中工作才是出路,农牧业、养殖业的集约经营,以及农副产品的初步加工业的发展,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本报特派记者 丁秀洪北京报道 (注:文中吴敬琏教授关于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部分讲话整理自吴教授此前的部分文章或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