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解读(三):“三农”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0日 09:41 南方网 | ||
□马晓河(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 【报告摘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三农”工作。 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协调和指导,维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合法权益。 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并把农民增收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马晓河认为,与本届政府前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业的定位与总体思路相比,这一提法是深刻的,更加强调了对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增收的重视。 解决“三农”成就斐然 马晓河认为,“三农”问题是体制转型与结构转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问题,具有历史渊源性,不是一两届政府就能解决的。本届政府确实在“三农”问题上下了很大力气,取得了明显成就。这些成就至少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农产品供求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明显的标志是,农产品供给由过去的全面短缺变为供给剩余,甚至还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这是有目共睹的。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发展得快。 三是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同以前相比有明显提高,生活得到显著改善。1997年到2002年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年均增长3.8%,从另一个指标看,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55.1下降为2001年的46.2。 从总体上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进步的,朱总理对五年农村工作的总结是贴切实际的,这表明本届政府所实行的“三农”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三农”面临五大问题 马晓河认为,“三农”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不是一两届政府所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当前“三农”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城乡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引起的收入差距拉大。中国农村这些年来的发展不容否定,但其增速远不如城镇。1997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47倍;到2001年,这一差距上升到2.9倍。最近五年内,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为8.6%,而农村仅为3.8%,前者是后者的2.6倍。这一发展差距带来的问题不能忽视。从总体上看,市场疲软的核心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主要是农村消费能力偏弱,农村消费能力弱主要是农民增收困难。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可能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城乡差距呈现拉大趋势。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政府发行大量国债以增加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因此得到改善。但问题在于,这些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得更快,使得相对差距更加明显。有人讲,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像发达国家,而农村又像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农村还有7%的村庄没有实现村与村之间通公路;还有33%的村庄没有喝到清洁饮用水,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等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是农民负担潜伏着反弹的压力。尽管这两年来,税费改革成效显著,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了30%,但不少地区存在潜在的反弹压力。马晓河在税费改革试点地区调查时发现,取消“三提五统”之后,农民交纳收入的8.4%作为税收,这确实是让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地方乡镇机构的收入也因此而减少,一些地方出现了向农民征收新的费源的情况。 四是农村贷款难依然是抑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虽然中央通过增加对农村的贷款规模,在全国8个县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但是从全国看,农民贷款难依然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五是农村制度供给滞后,各种相关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首先是土地制度方面,虽然国家确定了农民承包土地30年不变的政策,也推出了土地承包法,但农民所用土地却不能完全进入市场。这使得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很多利益被夺走,而进入了中间商的腰包。二是中介组织发育不足,使得农民参与市场的能力不强。三是大宗商品粮棉的流通体制不健全。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包括农产品市场如何合理配置,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