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新首脑的“经济主张”之西部篇:带动大农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04日 10:50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张辛 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特殊历史使命 2003年1月14日,57岁的王鸿举当选为重庆这座西部直辖市的市长。 王鸿举是土生土长的重庆渝中区人,曾在重庆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彭水任县委书记,后任涪陵市委书记,在涪陵期间,他的主要政绩是把长期以农为主的涪陵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使涪陵涌现出了以太极为代表的数十家收入过亿的大企业。 作为重庆直辖以来第一位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本土市长,重庆又是一座有着“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特殊历史使命的城市,王鸿举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也尤为强烈———最近,他在发布施政纲领时言辞恳切:“没有发展,老百姓就会赶我们下台。” 他提出:重庆直辖后幅员面积增至8.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0万,其中农民占了81%,是世界上农民最多的城市。靠单一的特大型主城区已很难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五年,重庆市除了继续保持主城区的主要带动作用外,将集中精力调整经济区域布局,根据各地不同条件着力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板块,培育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市发达经济圈保持我国东部的平均发展水平。主城区都市圈是重庆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也是建设中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此地集中了全市2/3的城市人口,以汽车摩托车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解放碑、朝天门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业的绝大多数也分布在这一区域。未来五年,重庆主城区将依托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中的优势,把这一经济板块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并加紧建设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同时培育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基地,使这一地区成为具有新世纪产业特色的“都市发达经济圈”,以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渝西经济走廊跟进中部的平均发展水平。重庆西部的成渝、遂(四川遂宁)渝、渝黔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是重庆郊区县。这里交通方便、经济相对发达,巴南、江津、永川、合川等大中城市连绵分布。这些地区不仅是重庆支柱产业汽车、摩托车配件的主要基地,也是郊区农业、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同时还是辐射周边贵州、四川等邻近地区的经济中心。未来五年,重庆市将结合小城镇建设,将这些地区建设成大、中城市连绵区和产业密集带,构筑“渝西经济走廊”,形成重庆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赶上西部的平均发展水平。沿三峡库区、渝万(重庆-万州)和渝怀铁路,是重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4个国家级贫困县均分布在此。但这里不仅拥有长江黄金水道,还有风光旖旎的大小三峡,加上百万移民和数十座城镇搬迁,给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难得机遇。未来五年,重庆市将利用国家对三峡建设实行的对口支援和退耕还林政策,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经济,使其建成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形成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支柱力量。 未来五年,重庆全市经济总量力争实现GDP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GDP突破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