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希勒对话吴敬琏 “论剑”中国金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6日 07:15 北京晨报 | ||
“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向何处去?中国的金融向何处去?全球的金融向何处去?21世纪的金融怎么样?”昨天,“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主题论坛”一开场,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陈雨露的一番话就把在座媒体记者的胃口高高地吊了起来。由于是学术论坛,所涉及到中国民间股市是涨还是跌会谈得很含蓄,但这并不影响会场不时爆发的热烈掌声。论坛结束后,很多人把吴敬琏和罗伯特.希勒团团围住,再次聆听两位专家的真知灼见。 罗伯特.希勒:建立新金融秩序的6项主张 罗伯特.希勒进行了主题为“金融风险和金融新秩序”的演讲。他指出市场有效理论的偏颇,股市泡沫是上世纪经济世界的一个大的问题,而影响因素来自三个方面:结构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开始从行为金融学上认识,开始考虑人的感情因素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他在新书《金融新秩序》当中,提出了六项新的主张,分别是:个人的生计保险,房屋价值保险,收入相联系的贷款,收入不平等保险,跨代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国际协议等。 希勒教授认为,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金融创新方面的一些变化。要发展和完善这些新的金融创新,就要把注意力稍微地转移一下,不仅仅放在股票市场、证券市场上,要看到面临其他的更多的风险。所以要充分地考虑人的行为,尤其心理因素的影响,要通过实验来考察。 吴敬琏:中国金融系统存在3大风险 在吴敬琏主题为“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的演讲中,他认为我们现在的金融系统里面积累起来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银行系统存在的风险。最明显的、突出的外部表现就是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最近,中国政府把银行监管系统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加强银行的监管系统,确实非常必要。 第二,就是股市——资本市场积累的风险。解决由投机性泡沫造成的问题的时候,用关闭和限制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国家应付投机性泡沫政策的要点,应该使交易更加便利,国家给人们更多的机会参与这个广泛的、更自由的市场。此外,通过设计更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创立更好的金融机构来有效地处理危机,获得好的效果。 第三,目前,我国金融风险中一个很少被讨论到的方面,就是社会上“弱势群体”,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老职工和农村居民的职业保障、工资收入和劳保福利在整个社会向市场过渡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控制这种风险。而要全面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给老职工作出补偿,要把一部分资产——根据两年前算账至少是一万八千亿,划拨给中国社会保障基金会。 晨报记者 贾常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