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猛增推进国有银行改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4日 07:53 中华工商时报 | ||
□亚杰 上周一,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央行的统计报告表明,今年1月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8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当月储蓄存款新增3716亿元,同比多增2400亿元。 三天后,也就是上周四,新华社又发布消息说,央行当天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排除时间上的巧合之后,两则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惹人关注。 一般而言,储蓄高速增长对银行是个利好消息,但对时下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来说,却也不乏利空意味。在目前的金融格局下,估计9.8万亿储蓄中的大部分流向了国有银行。如果经营得法,钱生钱自不在话下,但若经营不善,则极有可能导致不良资产猛增。而国有银行效率有待提高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储蓄猛增对国有银行其实是一种考验:这道大餐固然好吃,能不能消化显然是另一回事。而这对于央行,还有另外一些意味。 事实上,储蓄猛增及银行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已经构成了一种潜在的金融风险。这显然对央行是一种重大的压力。为了化解这一压力,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加速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央行公布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恐怕正是在向国有银行施压,尽管从本质上看,它只是表明了一种态度。 应该说,这个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从其内容上看,不像是最近才确定的,一来我们早已听说过类似的说法,二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工作早已展开,央行的这项准备工作不可能如此滞后。它于近日公布,则可能是基于对当下金融形势的一种研判。 仅仅还在去年,央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举措似乎一度受阻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时有消息说,利息收入是四大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评论人士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太快,利息损失会使四大行承受不了。 但是,面对储蓄猛增和银行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事实,央行还是痛下决心坚决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承受力,央行显然有着自己的判断。 可以相信,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的日程表也会愈发地面目清晰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