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巴格达之战与中国经济之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7日 14:16 中国经营报 | ||
进入2003年,海湾战争的阴影越来越浓,世界经济在美伊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中波动。世界经济动荡不宁,其中暗含的不确定因素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逐步增强,人们开始担心美伊战争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损害。 美伊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损害因素首推石油价格波动。世界多数国家相信,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诸多目标中增强对中东石油的控制能力是最重要的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 据统计,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由1995年的6.6%上升为2000年的25%。在进口石油中来自中东地区的约占56%左右。在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当中,中国是惟一一个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因此,到目前为止中国石油进口基本采取的仍是对国际油价“被动接受”的方式。 从油价角度看,美伊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短期内,战争导致的紧张气氛和投机心理等因素已经使国际油价突破每桶35美元的水平,甚至还会短期冲高。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油价涨跌的影响。 首先,现阶段国际石油价格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价位在每桶22美元~25美元左右,近月来上升到每桶30美元以上,大大抬高了我国航空业、汽车运输业及石油化工业的生产成本,会对这些产业形成极大冲击,并波及其他各行各业。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内市场上,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国际上一般研究结论是,油价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则会减少0.75个百分点。作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同时又是石油净进口国家,上述情况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负面影响会超过0.5个百分点。 其次,进口石油价格提高,将消耗中国更多的外汇储备。中国目前日进口石油超过150万桶,在美国宣布要对伊动武后,目前的石油价格比每桶22美元~25美元的正常价位高出10美元,中国每天就要因此损失1500万美元的外汇。如果国际油价在每桶30美元以上的高位维持数月,中国的外汇损失将更加严重。 但是,事实上,伊拉克石油储藏量虽大,但海湾战争之后一直在执行的石油换食品协议,伊拉克石油出口限制在日均200万桶上下。这个数量对现行国际石油市场影响甚微,其缺口也很容易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大国的增产填平。美国及西方大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足以应付战争期间的特别需求。美伊战争固然会引发油价快速上扬,战争刚刚爆发初期甚至跨越每桶40美元大关,但这只是人们对战争引发动荡的一种过激反应,而随着产油国增产和人们的心态逐步稳定,石油价格在一定时期后会逐步恢复至合理范围。 美伊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充满不可确定的变数,尤其取决于战争的走势。如果战争速战速决,虽然不会有力刺激经济,但是会消除世界各国经济人士因战争引起的不稳定情绪,为经济复苏扫清障碍。如果战争迟迟不决,情况将变得十分复杂。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5个国家均位于中东,这一地区正是当前局势最不稳定的地区。而美伊战争可能引发直接的后果就是石油市场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伦敦国家经济社会研究所的分析家们认为,如果油价持续保持6到9个月的高水平,世界经济就可能出现衰退。 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不但从中东进口石油,还向中东输出劳务。世界经济衰退将减少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减弱。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减少和进口石油外汇支出的增加将对我国外汇收支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近年来一直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国内需求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自主性增长因素在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在推动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也积累了应对国际不确定因素的经验,外汇储备比较充裕,石油多元化战略已经起步,2003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仍然有把握保持在7%以上,中国乃将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