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现代化梦想 > 正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部分内容(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4日 14:1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现代化百年回顾与展望

  一、现代化研究50年(1950~2000年)

  在20世纪后50年里,现代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三次浪潮):现代化研究、后现代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它们既反映了学术研究的进展,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一阶段,现代化研究,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其主要成果是经典现代化理论。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的结果——现代性,即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工业化国家的状态和特点。现代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现代主义、普及初等教育等。

  第二阶段,后现代研究,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包括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评和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理论的兴起。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

  第三阶段,新现代化研究,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涌现了一批新的现代化理论,如德国学者胡伯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德国学者贝克提出再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科学院何传启研究员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

  胡伯认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是生态现代化。

  贝克认为,我们的现代世界处于转变之中,即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普通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就是再现代化(有人翻译成自反性现代化、反省现代化等)。

  何传启认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个文明发展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

  ①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第二次现代化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点,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

  ②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分化与整合、理性化、世俗化、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社会发展具有工业化趋同的倾向。

  ③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民主的、理性的、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多样化。

  ④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和“反向”,在某些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则是综合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两次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的;在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相互促进,在不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相互抑制。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重大理论贡献是:(1)发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完成现代化理论和文明发展理论的统一;(2)发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建立分析不同国家现代化水平的理论工具;(3)发现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周期性变化,提出综合现代化模式。

  二、现代化进程50年(1950~2000年)

  1、20世纪后50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

  (1)世界现代化方向发生了转折。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高潮,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纷纷投入现代化的洪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化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完成,它们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经济的非工业化和社会的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日益明显,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到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现代化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2)世界现代化进程成就非凡。在50年里,世界上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从2个增加到61个,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从0个增加到24个。2000年大约有近半数的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大约有18%的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

  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1950年只有2个,1960年有14个,1970年有24个,1980年有30个,1990年有38个,2000年有61个。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1950年和1960年为0个,1970年有2个,1980年有10个,1990年有15个,2000年有24个。

  (3)200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瑞典、美国、日本、芬兰、丹麦、挪威、澳大利亚、瑞士、德国和荷兰;知识创新指数排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日本、瑞士、芬兰、韩国、美国、德国、丹麦、挪威和澳大利亚;知识传播指数排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芬兰、挪威、丹麦、美国、瑞典、加拿大、英国、日本和韩国;生活质量指数排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比利时、瑞典、芬兰、荷兰、德国、挪威、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和新加坡;经济质量指数排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瑞士、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日本、瑞典和英国。

  (4)世界现代化的地区差距非常明显。世界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北美、北欧和西欧地区。世界五大洲,欧洲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美洲和亚洲现代化水平大致相当,略低于欧洲;非洲现代化水平低于欧洲、美洲和亚洲;大洋洲发展不平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现代化水平较高。

  (5)世界现代化的国家差距在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拉大。在1970~2000年期间,有2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它们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4%~4.1%,同时有21个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负数,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为负增长!这意味着有21个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1970年为69点,2000年为100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水平的差距较大。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创新指数差距为120点,知识传播指数差距为117点,生活质量指数差距为96点,经济质量指数差距为104点,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差距为100点。

  2、20世纪后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20世纪后50年里,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50年的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经过50年建设,中国已经从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化中期社会,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第二次现代化的许多因素已经落户中国,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世界排名。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并存的基本态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走上快车道。

  (1)中国现代化水平在快速提高。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已经从1950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76%,2001年达到78%,比2000年提高2个百分点;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从1970年的21点上升到2000年的31点。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和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108个国家中分别排第62位和58位。20世纪后50年里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如果保持1960~2000年4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

  (2)中国现代化发展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是1950~1960年,第二个高峰是1970~1980年,第三个高峰是1990~2000年。第一个高峰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第二个高峰与改革开放政策相关,第三个高峰可能与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相关。

  (3)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两个不平衡性。中国现代化进程,既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又具有指标发展不平衡。2000年,中国有三个指标(医疗服务、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三个指标(人均GNP、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学普及率)与第一次现代化的标准值有较大差距;生活质量指数表现较好,离发达国家水平最近;知识创新指数发展速度很快,世界排名比较靠前,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大;知识传播指数表现一般;经济质量指数表现较差,世界排名比较靠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

  (4)中国现代化水平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198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与世界平均值相差26个百分点,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与世界平均值相差13个百分点,两者差距缩小了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缩小大约0.6个百分点。198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与世界平均值相差19点,2000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与世界平均值相差15点,2000年的差距比1980年小4点。

  3、过去30多年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

  (1)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在1970年,中国大陆内地没有一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超过70%。到2001年,中国大陆内地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超过70%的地区达到22个,实现程度超过80%的地区达到9个;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地区达到5个,有1~5个指标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的地区达到26个。

  (2)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目前处于两次现代化并进阶段。在1970~2001年期间,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以推进第一次现代化为主,时间为1970~1990年。第二阶段是两次现代化并进,时间为1990~2001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和澳门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北京和台湾处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准备阶段;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成分不断增加。同时,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等。

  (3)中国地区之间第一次现代化的差距在缩小,第二次现代化的差距在拉大。在1970~2000年期间,中国大陆内地31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地区差距经历从上升到下降的过程,1970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地区最大差距为40%,2000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地区最大差距为38%,缩小了2个百分点。1970年中国大陆内地地区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知识传播指数和生活质量指数的最大差距分别为27点、30点和49点;2000年,中国大陆内地地区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知识传播指数和生活质量指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距分别为52点、53点和61点;分别扩大了25点、23点和22点。

  (4)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性在增加。这种不平衡性主要反映在地区现代化水平和主要指标的发展水平两个方面。中国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在拉大,中国大陆内地比较发达和初等发达地区集中在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主要分布中、西部地区。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指标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特别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有关指数的地区差距在拉大。

  2000年,我国香港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北京、天津、上海、澳门和台湾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辽宁、浙江、江苏、黑龙江和广东等11个地区已经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他17个地区仍然是欠发达地区。

  三、现代化未来50年(2000~2050年)

  1、未来50年世界现代化展望

  (1)未来50年世界现代化的三种模式。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非常不平衡,处于现代化进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将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和刚刚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将在第二次现代化的国际跑道上奋勇争先;那些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或者选择从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的追赶现代化模式,或者选择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现代化模式。第二次现代化模式、追赶现代化模式和综合现代化模式,将成为21世纪前50年世界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2)未来50年世界现代化的预期水平。大体而言,2000年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到2050年,大约有70个左右的国家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大约有50个左右的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世界发达国家(走在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将达到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期,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中的部分国家将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2050年高收入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将大约是2000年指数的2倍;世界现代化的地区差距将仍然存在。

  2、未来50年中国现代化展望

  (1)未来50年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050年中国现代化目标有三种可能:①低目标: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超过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约90点);②中目标: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约120点);③高目标: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接近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上线(约160点),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邓小平同志设计的是高目标。简略地说,2050年中国现代化目标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生活质量、经济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全面超过当时世界平均水平;全国完成城市化和信息化,发达地区完成知识化;全国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未来50年中国现代化将分为城镇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等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相应的阶段目标。

  (2)未来50年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建议。在未来50年里,中国整体上可以选择综合现代化模式,实施“运河战略”,瞄准高目标,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

  三大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和战略创新。

  三大阶段:城镇化、信息化和知识化。

  九大重点:①工业化和工业转移并重、②城市化和城市扩散并举、③大力促进民主化、④继续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化、⑤大力促进知识化和发展高等教育、⑥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⑦建设国家创新体系、⑧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和⑨积极推行按贡献分配。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21世纪是决定命运的世纪。如果中国在2050年左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21世纪末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就能重新站在人类文明的前列。

  (本资料是一个大纲,具体内容请参阅《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的相关章节。)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窗口

  新浪超炫彩色情人节站 激情体验心跳感觉!
  30M任你邮送相册,免费试用抽大奖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7650 情人节 射雕英雄
 
  新浪精彩短信


情人节彩信传情!
每月5元!激情男女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林志炫] 单身情歌
[黄品源] 简单情歌
[莫文蔚] 电台情歌
[和弦] Butterfly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产业资讯诚招代理!

企 业 黄 页
在线商机
买:阀门及管接
卖:墨盒芯片恢复器
企业推荐
优耐燃气仪表有限公司
山东东大化工有限公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热招
   分类信息北京
   攻克牛皮癣白癜风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