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盘点海尔金融(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9日 14:15 《今日东方》杂志

  张瑞敏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搭建的整个金融业构架,在2002年年底的时候,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2002年12月20日,海尔集团与美国纽约人寿最终联袂成立合资寿险公司;而仅仅两个月前,2002年10月30日,海尔集团踏入金融业的开山之作——并购鞍山信托(600816)——却遭遇了滑铁卢,并以海尔退出宣告终结。

  倏忽一年,海尔全面介入金融业的大戏由此达到一个高潮。

  张瑞敏进而复出,鞍山信托怎么了?海尔金融怎么了?

  文/本刊记者李晶

  “黑洞”鞍山信托

  2002年10月30日,来自鞍山信托(600816)一纸公告,将海尔原本看似完整的金融链条的雏形打乱了。海尔金融业架构由此折了一角。

  鞍山信托公告称,经“友好协商”,鞍山信托国家股股东鞍山市财政局与海尔集团达成共识,决定终止履行双方于2001年11月签订的关于转让公司国家股股权的《股权转让协议》、《股权托管协议》。同时,鞍山市财政局与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和《股份托管协议》。

  根据后一个《股份转让协议》,鞍山市财政局以每股1.90元的价格,向国之杰转让其所持有的鞍山信托国有股9082万股——占总股本的20%;国之杰从而成为鞍山信托的第一大股东;股权转让完成后,鞍山市财政局仍将持有鞍山信托国有股2090万股,占总股本的4.6%。

  鞍山信托与国之杰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除转让价格较低(与海尔的转让价格为2.2385元/股)以外,与2001年11月22日、23日公布的鞍山市财政局与海尔集团签署的相关协议如出一辙。

  2003年元月14日,上海国之杰入主鞍山信托一事获得财政部批准。海尔集团和鞍山信托的“蜜月”在维持11个月后正式告吹。

  此次撤出后,海尔投入的1.3亿元悉数收回,目前款项已经到达海尔的银行账户。尽管鞍山信托在此次公告之前一周,才将改嫁国之杰的消息通知海尔,不过对于早有意撤出鞍山信托,并将股权转让申请延后上报财政部的海尔来说,不但不感到沮丧和意外,反而是“正中下怀”。

  事实上,海尔与鞍山信托“分手”的消息,早已经在市场上传开。找到了接盘的买家后,海尔负责资本运做的上市公司副总经理崔少华,也长长地舒了口气。

  对于市场盛传的关于“双方在收购价格上出了问题,海尔不愿承担鞍山信托巨额不良资产”的传闻,海尔集团的证券事业部部长纪东予以驳斥,并称“1、2个亿对于海尔来说,并不算什么。”据其介绍,海尔决定退出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鞍山信托迟迟未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重新登记,海尔认为继续进入“风险太大”;其二是股权迟迟无法正式过户。

  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不是纪东所言那么简单。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让海尔感到鞍山信托是“烫手的山芋”的直接导火索在于,2001年年底央行决定撤销由鞍山信托托管的海诚信托的从业资格,并责成鞍山市财政局和鞍山信托共同承担海诚信托的2亿债务。而除此之外,鞍山信托2001年2个亿的亏损数字也着实海尔感到心烦。

  “对于这笔庞大的外债,鞍山信托肯定是无力偿还的。”为海尔作财务咨询的上海亚商投资咨询公司的一位资深业务经理透露。“鞍山信托公开披露的2001年年报所提供财务数据显示,其总资产为27.2亿,负债总计21.4亿。但是如果将其不良资产计算在内,鞍山信托的每股净资产几乎为零。”言下之意,鞍山信托的不良资产高达5.8亿。海尔随后提出降低收购价格,但遭到鞍山财政局的拒绝。

  海尔已经对价格不感兴趣了。这样高的债务,显然已经远超过海尔当初的预期,也超出了海尔对这笔交易的承受能力。

  直到此时,海尔渐渐意识到和鞍山信托的结合远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妙:不仅仅是一个烫手山芋,更像一个“陷阱”。

  草率收购

  11个月以后,很多业内人士仍将海尔的收购动作视为“贸然之举”,并戏称这项生意几乎可以写入“MBA反面教材”中。原因很简单——鞍山信托资产质量不佳已是公开的秘密。

  从业务上讲,鞍山信托从来不是一家让人有信心的“好公司”。鞍山市市长助理胡守章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次信托业清理过程中,鞍山信托本在关闭之列,因其是上市公司才保留下来,但“人行要求重新注册登记的信托公司现金不低于3亿元,而鞍山信托本身没有资金,如果不重组就是死路一条”。

  鞍山信托1994年初上市,到2001年中期资产负债率已达68.34%。根据其年报显示,2001年中期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2亿,利润额是5590万, 2002年中期的主营收入是0.37亿,利润仅为549万,同比下降了10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下半年,鞍山信托的主营业务几乎是颗粒无收。

  据胡透露,鞍山市政府邀海尔加盟的原因之一在于对海尔现金流和品牌优势的强烈渴求。鞍山室希望由此与海尔进行全面合作。据称,当时已有两个地方企业与海尔进入谈判阶段。

  于是,鞍山财政局“诚意相帮”,并表示:海尔的资金到位后,财政局将以8080万元回购上市公司的玉佛苑旅游项目,并且返还与上市公司之间9000多万元往来款。鞍山信托名下的最赚钱的资产,实际上是当年投资8000万兴建的玉佛苑旅游项目,据说每年都能带来1000多万的回报。鞍山市财政局希望将其归之名下,同时也剥离掉鞍山信托非金融资产,一举两得。

  而海尔的适时出现,对于一直在苦于寻找买家以获得央行重新登记资格的鞍山信托来说,也是“喜从天降”。

  一切如同布置好的棋局,只等海尔“入局”。

  据内部人士透露,海尔相中鞍山信托,与崔少华密不可分。2001年7月,一直在为海尔“金融帝国”谋划大局的崔少华接到来自上海亚商投资咨询公司的推荐,开始将注意力投向鞍山信托。当时股市上信托公司的“壳资源”只有3家,除鞍山信托之外,还有陕国投和爱建股份。鞍山信托2000年的净利润是1.1亿,财务报表显然要比竞争对手的好看,而且在股市上屡次逆市飘红。

  “不管怎么样,先拿下来再说。”崔少华对张瑞敏这样建议道。这位46岁的资产运营部长来海尔之前履历是吉林延边信托公司的副总,据熟悉的人讲,崔平时为人低调,遇事果断,深得张瑞敏之器重。

  于是接下来的收购,几乎是以闪电的速度完成的:8月22日,崔少华与鞍山市市长张杰辉面谈后当日返回青岛;8月30日,鞍山信托总会计师孙文娟到达青岛,双方对账;9月1日鞍山市长张杰辉一行抵达青岛,与张瑞敏见面;9月2日,鞍山市长助理胡守章与崔少华进行最后的谈判;9月3日,张瑞敏与张杰辉在青岛香格里拉饭店草签了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海尔集团将以2.03亿元收购鞍山市财政局持有的9082万股国有股(转让价格为2.2385元/股,2001年中期每股净资产为2.035元),占鞍山信托20%的股份。

  现在看来,海尔入主鞍山信托显然略嫌草率。“海尔的收购成本决不在收购之中,而是在整合之中。从2000年财务报表上看,鞍山信托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为1.97亿元,而对无效资产的甄别处理,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海尔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操作来降低整合成本。”一位对鞍山信托颇为了解的证券界人士认为,“以鞍山信托的壳资源价值和信托牌照的价值来看,必须要消化掉一半以上的不良资产,海尔的出价才是划算的。”

  在醒悟之后,吃了“哑巴亏”的海尔开始和鞍山信托玩起了“太极拳”:上报财政部的有关股权转让的被放了下来。而急于出手的鞍山财政局不得不为鞍山信托另找婆家。

  “所有的洽谈都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实际上,连海尔也并不知情,否则鞍山信托觉得脸上无光。”

  于是,在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之后,鞍山信托改嫁上海国之杰,一家在1999年刚刚成立的注册资本为3.7亿元,主要从事房地产和高科技投资的民营企业。而此前并不为人熟知的国之杰也因此而名声大噪,其1.5亿的“聘礼”终于使海尔得以全身而退。

  逆流而上

  如果说,2001年8月海尔入主鞍山信托的决定显得有些草率的话,那么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海尔在证券业一片萧条中勇敢下注,则充分说明了张瑞敏将金融进行到底的决心和超凡的意志。但这一次,海尔又遭遇了另一种尴尬。

  2001年7月以前,证券业看来还是一个用黄金铺就的行业,而以这个时间点为分水岭,中国的券商们随后进入了漫长寒冷的严冬。中国券商第一次感到钱难赚了。2001年7月以前的上海A股市场2300点的股指,早已成为了记忆中的阳光。但尽管整个行业陷入萧条,人们仍然在冰雪覆盖的大地上,看到海尔迎寒而上的身影。

  2001年9月,经过多轮谈判,海尔决定出资4.72亿元入主长江证券。虽然海尔也意识到证券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但是张瑞敏还是在遵循着一条古老的商业原则:低价买进。

  “此外,对于有志于建立金融控股集团的海尔来说,券商业务对它而言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现在进入,无疑成本最低。”中富证券的分析师何海坤说。

  显然,张瑞敏不是跟风之辈。海尔在低迷时期的重拳出击,怀揣的希望不仅仅是靠卖通道、资本运作及证券公司的分红中获得收益。海尔要的是一个完整的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

  对于长江证券的投资,海尔可谓后来居上。2001年6月底长江证券就已开始筹划增资扩股,而海尔在8月下旬才进入谈判。

  “与海尔接触的券商很多,打算参股长江证券的企业也不少,双方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每次谈判往前推进的速度都很快。”长江证券董事会秘书陈萍说。9月底海尔成为大股东已基本确定。在最终的人事安排中,海尔仅派崔少华和青岛市商业银行行长张广鸿进入董事会,经营班子没有任何变化。

  长江证券的前身是名不见经传的湖北证券,成立于1991年。2000年,原董事长陈浩武因违反财经纪律等罪名被抓,业内口碑一般。但是,这家券商在改名后,于2000年2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增资扩股至10.29亿元,风头日健。

  “长江证券的资产质量在券商中处于中上水平,代客理财的规模最多的时候只有3亿多,进退的时机选择得比较好,所以2001年损失不大。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长江证券以净利润2.4亿列中国第8位。”陈萍说,“但是,双方进一步的合作还在探讨之中,比如长江证券可以为海尔集团的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和并购服务。”

  如果说,长江证券看重的是海尔响当当的招牌,那么这块招牌在海尔入主之后究竟给长江证券带来多少价值呢?

  据上海伟海投资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国108家券商中,2001年长江证券的综合实力排名为23位,成交量(股票、基金、债券、回购)为1105亿,承销金额为10.7亿;2002年其综合实力排名下降了3位,成交量为1104亿,承销金额为6.4亿。可见,合资以后,海尔的金融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

  不过,长江证券似乎还是从海尔那里尝到了“甜头”。

  2002年3月7日,法国巴黎银行与长江证券在北京分别签署了设立中外合营证券公司的框架协议以及合作协议。法国巴黎银行委托其全资附属子公司兼亚太区投资银行法国巴黎百富勤负责组建中外合营证券公司。

  业内人士评论,长江证券能与由“红筹股之父”的美誉之称梁伯韬一手创建的百富勤合作,主要原因不在于长江证券的中游业绩,海尔才是其真正的王牌。

  而据一位证券公司的总经理讲,长江证券内部领导层强势,海尔在其中话语权有限。

  守株待兔

  在信托和证券的并购交易中,“勇敢者无畏”的张瑞敏略嫌草率;但是,海尔和纽约人寿的姻缘显然是精心准备,并且“两相情悦”的。不过,即便如此,海尔想在5、6年之内获得投资回报也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2年12月20日,在上海浦东君悦大酒店海尔与纽约人寿的“盛大婚礼”颇为吸引眼球。由双方各出资1亿元人民币,以50%对50%的控股比例组建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营业。

  张瑞敏称这次合作的意义是,海尔集团的家用电器用户群可能会成为保险业务客户。海尔集团手中3200万客户的信息最终可能成为海尔集团与纽约人寿保险的保险业务目标客户。

  事实上,张瑞敏的思路,与楷模杰克·韦尔奇领导的GE金融保险集团有异曲同工之“妙”。

  GE金融保险提供寿险、退休年金、长期健康保险、共同基金、退休投资计划、员工福利、收入保护一揽子保险和汽车保险。产品通过多重分销渠道提供给客户,并辅之以教育工具,是消费者保险和投资产品的领先供应商,在北美、欧洲和日本拥有2500万的忠实客户。

  “如果你买得起电冰箱,你就买得起保险,”纽约人寿保险国际分部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加里·贝拉拉夫风趣地说。“海尔品牌绝对是一把开门的钥匙。”“我们的婚姻是一心一意,一辈子的婚姻。”纽约人寿国际公司的中国区总代表乔依德说。

  纽约人寿与海尔“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间是2001年8月。媒人是海尔香港分公司在业务往来中认识的一个人,而此人又正好认识纽约人寿国际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在去了青岛起码十几次之后,乔依德对张瑞敏的评价是“做事沉稳而有远见。”

  据说,纽约人寿之所以没有考虑中资保险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原因在于同业公司之间无可避免地会存在着,管理和经营的自主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显然,若和保险行业“门外汉”海尔合作,就不存威胁。

  乔依德向《今日东方》记者透露,在合资公司的董事会中,纽约人寿和海尔的代表人数对等。第一任总经理将由纽约人寿提名,然后由海尔方面认可。

  据悉,海尔纽约人寿的第一任总经理由原任纽约人寿台湾公司的总经理朱利明担任,而在其管理层中,由于海尔在保险领域并无人才储备,所以目前只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一副总经理,协助朱工作。

  在谈判过程中,海尔曾经对纽约人寿提出的预亏时间(按国际惯例,新保险公司一般在6-7年后才会有盈余)提出疑问。但保险业不同于制造业,前期投入一般会比较大,但只要争取到用户的保单,而且续保率高的话,以后的盈利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经过纽约人寿的解释,在盈利方面,海尔逐渐认同了“公司在5、6年甚至7、8年之后方可盈利的说法”。

  相对于和纽约人寿的“一见钟情”,海尔和青岛商业银行的关系则可以说是“知根知底”。

  海尔曾经拥有过一家名为“海永亨”的城市信用社,1996年11月青岛市商业银行由21家城市信用社合并成立时,“海永亨”便位列其中。因而,海尔持有青岛商业银行0.65%的股份。不仅如此,青岛市商业银行还是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三家担保银行之一。张广鸿在出任青岛商业银行行长之前,就与海尔集团高层十分熟络。在海尔入主鞍山信托和长江证券后,张即成为这两家公司的董事。

  海尔对青岛商业银行的收购从2001年6月开始启动,至9月,青岛市商业银行召开了增资扩股的股东大会,确定注册资本由近3.5亿元达至7.69亿元。当时就有消息传出,海尔是此次增资扩股中惟一的投资方。

  值得重视的是,不论海尔集团、青岛市商业银行,还是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都不肯透露海尔的持股比例。这个数字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单一股东参股银行不能超过10%。

  但这一规定并非不可突破。事实上,在民营企业参股银行的案例中,并不乏突破50%的。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分散股权安排实现。

  据有关媒体披露,海尔集团极有可能通过10多家关联企业持股青岛商业银行,这批企业的持股总额已超过50%。此数字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最后证实。“按照要求,企业对外投资不能超过自身净资产的50%,并且有盈利能力。这10多家企业都达到了标准,但是在海尔集团内部如何调度这些资金就不清楚了。”青岛市商业银行行长张广鸿称。而据国泰君安研究所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海尔集团”拥有青岛商业银行60%的股份。

  在外界看来,青岛商业银行虽然名称响亮,但并非有实力的当地银行。其资产规模不及当地的农村信用联社,在青岛13家银行中排位第六。这家背负着信用社历史包袱的银行2001年才扭亏为盈,盈利1088万元。

  当记者希望了解其2002年的有关业务数据的时候,青岛商业银行的回答是“目前经营状况还是不很理想,所以有关数字不便公开透露”。同时又称,“该银行是青岛当地发展速度最快的银行,在全国100多家商业银行中属于中上等,盈利能力处于正常水平,按照人行对于商业银行的六类管理标准已经达到三类银行,争取在今年进入二类”。

  无论类别如何,1088万的利润距海尔的数亿元投入仍是九牛一毛。海尔取得理想的投资回报尚须等待时日。--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窗口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开测试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3530 滑雪 运动鞋
 
  新浪精彩短信


发拜年短信赢港澳游
独家推出语音祝福!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流星花园2》
[梁朝伟] 无间道
《美丽的日子》
[和弦] 蓝色生死恋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IBM笔记本电脑
  • IBM T30-I9C
  • IBM T30-86C
  •   给最爱的他
  • 登喜路红瓶香水
  • 征服者性感香水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