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大增 转轨时期有助提高调控能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2日 07:35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的最终结果;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有助于增强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 外汇储备大增意味着什么 李柯勇 2002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2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4.9%,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在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外汇储备增长幅度令人喜出望外。 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是外汇储备增长的根本原因。2002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严重抑制了国际资本的投资愿望。而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意味着投资机会增多,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乏力的背景下,我国对国际投资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发展势头均好于预期。 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低利率周期。美联储12次降息,利率处于41年来的历史低位。我国境内美元利率跟随下调,目前境内人民币与外币存款利差由负转正,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美元存款利率。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善,市场对人民币普遍看好,我国外汇收支保持良好态势,奠定了外汇储备增长的坚实基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真履行承诺,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为外汇流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历史上看,每当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较大举措,都会对外国投资产生一定推进作用。1994年,我国推出汇率并轨等外汇体制改革措施,当年外汇储备增加304亿美元。1996年底,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取消经常项目下支付和转移限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第二年尽管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外汇储备却增长了347亿美元。 此外,有关管理部门主动适应新形势,调整管理措施,减少行政干预,也增强了市场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货币的信心,促进了外汇收支形势的好转。总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的最终结果,是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情况下取得的,基础是牢固的。 外汇储备的增加,增强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但也有人担心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从国际上看,眼下尚未有一个简单普遍适用的衡量外汇储备规模的标准。过去国际经济活动以贸易交往为主,一般认为一国外汇储备额至少应当能够支付本国3个月至4个月的进口。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发,使各国在考虑外汇储备规模时,更加重视资本流动和防范金融危机的因素,综合考虑本国国民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和对外依赖程度、对外贸易规模、国际收支波动等各方面因素。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时期。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拓展国际贸易和吸引外商投资,降低境内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提高我国的对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 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持有比较充裕的外汇储备,也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助于增强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 《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3年01月22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