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实现初步富裕 广东率先实现总体小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14日 16:36 粤港信息日报 | ||
记者李赫通讯员任宣 昨天,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在广东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广东全省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初步富裕。 报告指出,过去5年是广东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 GDP和储蓄存款突破两个万亿 去年广东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两个万亿的突破,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2002年广东GDP达到11674亿元,比2001年增长10.8%,5年年均增长10.2%。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达13368.7亿元,约是1997年的两倍。 第三产业增幅超过GDP增幅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7年的13.5:49.9:36.6转变为8.8:50.2:41.0。2002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6.9,比1997年提高33点。城市化水平从第四次人口普查的36.8%提高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55.7%。 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以下 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以下,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02年底企业养老、失业参保人数分别比1997年底增加156%和11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行。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预计2002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是1997年的2.5倍,全省可支配财力达1550亿元,收支保持平衡,并有适当的储备。对国家的贡献不断增加,1998年至2002年,广东省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年均增长20.3%。 外向型经济再上新水平 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入,经营主体逐步多元化。授予一大批民营生产型企业以自营进出口权,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预计2002年进出口总额2213.9亿美元,其中出口突破千亿美元,达1186.l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4.3%,5年年均增长9.7%。 国企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系。重组省属国有资产,省属24家资产经营公司和授权经营企业实现保值增值。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型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电力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理顺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同网同价、竞价上网”。 科教投入大幅增加 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全省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自1998年以来年均增长40.6%。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预计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115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2%,比1997年上升13.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39%。 省政府拨款11亿元,与教育部共建重点大学,其中9亿元投入新组建的中山大学。“211”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批学科的学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信息化迈出新步伐 预计2002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达3760亿元,年均增长28.9%。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规模大、产业配套齐全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群。 软件出口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企业信息化发展加快,电子商务有了良好开端。 巨资支持山区发展 从2001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财政专款,建立免收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制度,安排3亿元改造老区山区1000所农村学校,筹措20亿元解决中小学教育历史欠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