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13日 16:32 《经济》 |
|
中国民企快速到新加坡上市专题之三
经典案例
一只特别幸运的鹰
中国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乡镇企业,中国证监会与新加坡交易所都给予豁免优
惠
如果现在让庞润流形容1999年2月8日这天的心情,只能是4个字:如履薄冰。
这一天是鹰牌控股首次在新加坡股市公开交易。结果获得2.54倍的认购额,发行市盈率为7.3倍。与过去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认购额相比较,这个结果不算理想,但当时已实属不易。
鹰牌控股上市的时机实在不佳。1998年适逢亚洲股票状态最差的一年,新加坡的股票发行只及1997年的40%。 更糟糕的是,就在该公司财务总监黎汝雄到达香港开始做巡回路演的同一天,以香港为基地的广东粤海集团因负债三十亿美元而倒闭,这则坏消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投下了一片阴影。
出人意料,鹰牌1月28日在新加坡正式开始招股,招股说明书刚刚发出,90%的配售股票就被私人机构抢购一空。剩下的10%在新交所挂牌上市时,也被超额认购。此次鹰牌共发售了2.3亿股,筹资超过3300万美元。鹰牌控股的主承销商、新加坡发展银行资本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简锡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新加坡1998年以来美元计价的最大的一次成功招股活动。”
庞润流如释重负。这位中国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乡镇企业的掌门人,在12岁时就因家贫当起了陶瓷小工,那时他做梦都想不到新加坡上市的事情。现在他笑起来像佛一样慈祥开怀,“鹰牌控股被新加坡投资者接受,说明那里的投资者是理性的。”他说。
成绩优异
鹰牌控股偏居在广东省佛山石湾镇的一个小地方,但在中国的建筑陶瓷生产行业里,却不是无名之辈。
1974年鹰牌是一家生产美术陶瓷的福利小厂。1987年庞润流出任厂长,将鹰牌的产品定位调整为高档陶瓷产品,开发出当时中国国内罕有、在国际上也属于前沿的大规格瓷砖和用于圆柱及弧面墙壁装饰的瓷砖。此举大获成功,鹰牌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大规模制造一平方米大砖片的生产商,在这一领域的利润达50%以上。当时低档瓷砖的售价是一平方米为30元至50元人民币,而鹰牌控股的中高档产品平均售价高过100元人民币。
在新加坡上市前夕,鹰牌已有12家子公司,1998年销售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
利润超过2亿元人民币。
虽然鹰牌控股是一家乡镇企业,但全球私人证券投资公司华平亚洲的董事郑可玄
称,鹰牌公司的管理者是他在中国见过的最优秀的管理团队之一,“他们懂得如
何控制成本,设计新产品并把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郑可玄说服华平亚洲购买
该公司预留给社会公共机构的50%股票,相当于鹰牌控股10%的股份。
选择新加坡
在鹰牌控股打算上市时,选择在香港还是在新加坡,一段时间举棋不定。最终鹰
牌控股的“新加坡背景”决定了在新加坡上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人和还是最重要的。” 庞润流说。
1996年,鹰牌与新加坡的财团开始结识。当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希望吸引
中国企业赴新加坡上市,他们到中国国家建材局询问,中国哪家企业在未来的市
场竞争中会保持强势?当时国家建材局推荐了鹰牌。经过9个月的调查,新加坡
政府投资公司决定与鹰牌合作,购买鹰牌30%的股份,成为鹰牌控股的第二大股
东。鹰牌还向风隆国际有限公司、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和中国国际金融投资控股有
限公司转让了部分股权。
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另外的原因是,新加坡股票交易所给予鹰牌控股上市豁免优
惠。按照惯例,外资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公众持有该企业上市证券的最低百分比
必须为已发行股本的25%,而鹰牌股票的总发行量只占鹰牌经扩股后总股本的
20%。香港也要求企业上市证券最低为总股本的25%。在澳大利亚留学并获得会
计师资格的鹰牌控股财务总监黎汝雄表示:“面对市盈率偏低,我们要预留部分
股票作日后之用。”
一帆风顺
鹰牌上市之旅开始了。
首先在百慕大注册一家鹰牌控股公司作为上市的“壳”,好处是注册程序简单,
可以得到减少风险、逃避外汇管制和合法避税等便利和优惠。
再下来就是要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意外幸运的是,鹰牌通过保荐人中国国际
金融公司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时,证监会则认为该公司向当地政府申请便可以。鹰
牌很容易就获得广东省证券委员会的批文。这一事件被证券业内称为“第二豁
免”的事件,此前只有珠光发展被获准无需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文。
“这可能和外方持有的鹰牌控股股份超半数有关。”一位投行人士说。不过,按
照当时刚公布的《中国证券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
发行证券或者将其证券在境外上市交易,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
准。”,也就是说,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在境内注册的外资企业,到境外上市
都均必须经过证监会批准。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的解释是,批准并不等于审批,备案也是批准的一种形式。
当时香港联交所的人士希望中国证监会在处理大陆民营企业或者其他境内企业在
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问题上,能以备案形式解决。而证监会也倾向采用这种模
式。
不管怎么说,鹰牌一路顺风。鹰牌控股的一位人士说:“幸运得让人不敢相
信。”
佳杰三步跳
中国内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
2001年8月1日,佳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主板成功上市。从民营企业到外资企业,最后成为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公司,这家中国的内地企业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三步跳。
佳杰科技是家IT行业公司,在广州起步,一开始是全面(开发、代销)开展业
务,到后来只作分销商,现在在全国有8家分公司,是亚太地区小有名气的一个
分销商。它的海量物流服务,有遍布全国的体系。
为什么当初选择在新加坡上市?据佳杰科技内部人士介绍,当初他们去香港,也去美国进行考察,虽然当时去香港也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考虑到佳杰与新加坡大众合资,具有新加坡背景,更重要要的是,佳杰的老板刘伟认为,香港的那种股市即使业绩不好,也有人炒作而暴涨,但也会暴跌,而新加坡股市非常严谨,一有大起大落,管理部门马上会进行调查,企业可能无法大规模圈钱,但只要业绩好,会很平稳。据了解,佳杰科技的波动一直很小,上市的时候是5毛多(美元),最高7毛多,最低也4毛多。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前十名,曾被新加坡权威机构评为十大潜力股之一。
佳杰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杂志说,“上市后,感到新加坡严谨得可
怕。比如财务核算查得非常严格,必须要达到规范,我们请的是毕马威这样的会
计公司作财务审计。”
第一跳
1987年,刘伟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设计院工作。
1989年,刘伟辞职去了南方四通公司,在四通做到了副总经理,负责销售的业
务。
1992年,刘伟在到了希望公司,操作整个华南区业务。用20万元启动资金、7个人、一年多时间,把广州希望公司发展成为华南最大的一家计算机公司。
1995年,刘伟在香港收购一家公司,正式创办佳都国际,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那个时候刘伟最大的快乐就是把每一个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做得很成功。
1995年,刘伟参观一家美国的电子分销企业时受到强烈震撼,“以为到了股票
交易现场”。回国后,刘伟开始着手建立佳都的信息管理系统,把批发业务变为
分销,库存、物流等都在信息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
1996年,在系统化的基础上,佳都国际迅速发展了6家分公司。
第二跳
1998年,佳都国际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而这时,全球最大的电子分销企
业英迈(Ingram Micro)通过购并新加坡电子资源公司,在中国成立了英迈国
际(中国)公司,佳都国际面临强大对手。刘伟意识到只有与国际大分销企业合
作才是生存之道。
1999年11月29日,刘伟和新加坡大众电子董事长林建在合作协议上签了字。
2000年4月,佳都国际与大众合资的佳杰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大众电子出
资3100万美元,占50.1%的股份。佳都国际把部分电子分销业务和系统集成业务
注入到佳杰科技,占49.9%的股份。
2000财年,佳杰科技完成了28.3亿元的营收(1999年佳都的营收为14.5亿
元),跃居中国国内第三大分销商。
2000年12月底,全球第一大电子OEM制造商美国旭电公司(Solectron)斥资26
亿美元收购了大众电子,佳杰科技的合资方由大众电子变成了旭电。
第三跳
旭电接受大众电子所持的50.1%佳杰科技股份之后,建议进一步整合佳杰科技。
随后不久,佳都国际把所有的分销、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业务全部注入佳杰科
技,佳都国际的股份由原来的49.9%上升到67%,旭电的股份由50.1%下降到
33%。
经过3个月的谈判,同在旭电旗下,同是整合供应链管理业务的ECS与佳杰科技
达成收购协议:佳都国际将51%的佳杰科技股份转让给ECS,换取ECS 22.5%的
股票,共6000万股;ECS在总股本2.07亿股的基础上增发6000万股,支付给佳
都国际,并向佳都国际支付1250万美元的现金。
2001年8月1日,佳杰科技和ECS合并在新加坡主板上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