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刻录厦门工业年轮(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3日 09:28 北京青年报 | ||
范海涛 本报年终专稿《中国经济版图的变迁一个企业与一座城市的命运》之柯达 福建厦门 眼前是无边的黑暗,耳边是胶片整理机器有节奏的巨响。尽管站在暗房里感觉不到光的存在,想象却从被放大的听觉中无限膨胀,这里就是柯达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生产厂区 胶片在这样的黑暗中被切割整理成型,它们的流水线迅速与包装纸盒流水线相遇。切割好的胶卷在几秒钟内将被包装密封。出口到韩国的胶卷包装盒上是人们熟悉的黄底色加上蓝色印刷字,出口到泰国的胶卷包装盒上是黄底色配上粉红颜色的泰语。但是,不管用哪种语言印刷,生产地都要标明“中国—厦门”。 这也许是柯达——来自美国罗切斯特的全球五百强企业与厦门——中国南部的经济特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简单、最直白的表达方式。 -作为工业城市的厦门 柯达厦门生产基地所在的海沧工业区隶属于厦门几大区之一的杏林区。在厦门几大区中,只有杏林、同安和集美区在厦门岛外,而这几个区恰恰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由此,厦门人喜欢把江主席题词的海沧大桥称为“通往工业化道路的大桥”。现在,柯达为杏林区每年提供的工业总产值是30亿,占整个杏林区的30%。走在环境优美的工业区,脑海里却难以忘却厦门走向工业化痛苦的历史沿革。 厦门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初创期,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发展期,但厦门真正工业布局的形成却来源于明确的政策基础。而这个政策,正是1984年来自中央的关于在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的批复中指出:“厦门经济特区应当建成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的综合性,外向性经济特区。”从此,厦门市历年来外商投资分布的行业开始遵循以工业为主这项原则。也为柯达以及众多制造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奠定了政策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的厦门,曾一度调整岛内外布局,逐步将原有和新兴的化工、电力企业移出岛外,建成海沧、集美等工业开发区。随着海沧投资区逐渐形成,到1998年该市完成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7亿元。在1998年3月,柯达决定在海沧建立亚太地区最大的胶卷和相纸生产基地的前期,厦门的工业格局已经形成。柯达厦门公司副总经理张贻寿说,“柯达一降落,就选定在一个工业型城市的开发区,完备的配套设施,与相关的工业环境,这正是柯达所注重的。” 而1998年末,厦门的工业已经有行业大类33个,化工、机械和电子成为厦门工业体系中的三大支柱。 -柯达落户厦门的偶然与必然 柯达公司核心行政办公楼坐落在厦门市湖中路,这里以前曾是负债经营达10亿元的厦门福达感光厂旧址。 在福达厂原址改建一座现代化的高楼,这看似简单的因果关系里蕴涵着柯达进入厦门的并不简单的历史。尽管化工是厦门工业体系中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生产福达胶卷的厦门感光厂从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亏损是个不争的事实,而福达的命运只是中国感光业的一个缩影。 与厦门福达有共同命运的是上海感光等中国7家感光厂。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当时的感光厂纷纷寻找出路,上感厂采取“偷师学艺”的办法,招聘美国柯达公司的退休职工进行技术讲解,自己设计了一条生产线。汕头公司当年引进了日本富士的生产线,而福达当时就和柯达亲密接触,不惜花巨资引进了柯达的一条生产线。 但是感光业的全面亏损仍在继续,截至1998年底,厦门福达厂累计亏损3.3亿元,负债32亿元。与柯达的初步接触困难重重,在福达彩色厂从技术工人、车间经理,一直干到副厂长的蔡昭武,在福达工作有10年之久,自然了解福达的症结,“即使引进了生产线,市场份额也在逐步缩小,而且当时福达的问题是里面的摊子铺得太大,机构设立太复杂,资金周转十分困难。而且生产线从报批到投产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等项目上马了,技术又落后了。”福达,这个曾经是发展厦门工业的支柱型企业当时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沉重包袱。 1994年,柯达提出与中国感光业全面合作,给严重资不抵债的福达一线重生的希望,其间经过4年艰苦的谈判,直到1998年3月26日,中央和柯达达成了“98协议”,协议的内容是中国7家感光厂,只保留保定一家,厦门、汕头、无锡3家感光行业与柯达公司组建合资公司,上海、天津和辽源3家感光企业在合资公司3年基建期内不与其他外商合资合作,柯达公司为此向中方支付资产转让费和经济补偿费共3.75亿美元。 厦门与柯达迎来了联姻的机会,柯达将投资6.5亿美元在厦门建立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为什么是厦门?许多人认为中央政府的一次决定使柯达落户鹭岛成就了厦门降临的偶然幸运,而蔡昭武则认为,“没那么简单,如果不是福达与柯达早期的接触,无法使柯达做出落户厦门的决定,福达的全套设备是柯达的,柯达对福达的改造自然更能如鱼得水。” 6.5亿美元,厦门还没有过这么巨额的外资一次性投入。那时,厦门正处于吸引外资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厦门引资的要点是大力引进出口导向的外商投资工业项目,尤其是加快拓展工业的外向度,而柯达项目与厦门的引资要求完全符合。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