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引擎:“大珠三角”猜想/导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9日 21: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金城 深圳报道 实践总是比学术慢两拍。 充斥在整个2002年下半年香港报章上的,是香港急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呼声,香港特区政府似乎要真的动起来了。 其实,早在2000年,香港学者就提出了“珠江口湾区”或“香港湾区”的概念,借用“旧金山湾区”一词,来类比以香港为龙头的珠江口经济区;更早的1997、1998年,广州、深圳的学者都一直在使用“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这个概念,小珠三角加上香港和澳门,整个经济体的总量相当于京津唐地区与长三角经济区之和。等到香港政府要有所动作的时候,时空已经转换了,盘旋在珠江口湾区上空的疑问现在已经不是珠港要不要经济一体化了,而是:谁是“珠江口湾区”的龙头?也许本不应有此疑问,然而在整个2002年,在珠三角经济生态格局里,一个最有趣的现象是:香港,连同拱卫着香港的两个城市深圳和珠海(可视为香港的两个卫星城),都陷入了迷茫之中,而广州,包括拱卫着广州的佛山和东莞两个城市(亦可视为广州的两个卫星城)却都有要大放异彩的感觉。最起码在气势(制造热点效应)上,北强南弱是2002年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最大特点。 是什么在背后起了作用? 新浪编者注:“激情燃烧的财经岁月-《21世纪经济报道》岁末专辑”专题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浪财经联袂制作。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终特刊(1-60版)系列文章之一,该年终特刊(完全版)为《21世纪经济报道》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欲转载本专题相关内容、或对本专题有任何建议,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361联系。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在本年度对新浪财经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2002年12月3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10-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