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9日电 临近年末,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已成定局,其中,净出口增长将一举扭转近年来的被动局面———对GDP的贡献可望首次由负转正。中华工商时报报道说,在全球经济较为低迷,美、英等国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中国入世元年呈现出的这一戏剧性局面,令人欣喜之余,也值得冷静回味。
出口大批量增长从何而来
外贸增长的显著业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出口贸易总额仍然实现了两位数字的增长,截至11月底,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5601.8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进出口的总额,同比增长21%;二是出口贸易增长尤其突出,全年将一举超过3000亿美元。预计全年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在10%左右。
探究外贸出口增长的原因,“W TO”的影响因素可谓无处不在。专家们认为,W TO无疑在深刻改变中国外贸增长的模式,今年外贸增长的走势变化,仅仅是初露端倪。
“我们过去在分析出口因素时,总是在世界经济起起落落中寻求答案。其实,高收入国家的经济低迷,未必会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造成太大影响,反而会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2002年外贸出口保持良好趋势的原因,一方面是与政府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和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有关系,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新的推动力。
“原先的估计有偏差,是没有充分估计到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看到市场因素被激活后可能带来的巨大力量。”邱晓华这样强调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进出口体系进行了纵深改革。一大批原来没有出口权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获得了出口权,这些富有活力的企业成为出口快速增长的有生力量。而随着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全球产业的转移,中国被跨国公司更清晰地定位为制造业基地之一,纷纷来华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占据了出口份额的半壁江山。
火爆难掩“背后缺陷”
原来担忧对外贸的冲击没有来,预期的好处却提前到了。不过,仔细品味这份外贸成绩单,尚有许多让人不踏实的地方:
———“增量不加价”,出口产品多了,价格却跌了。从2002年的贸易价格看,出口价格普遍下滑,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造成国外针对中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不少外贸企业有规模没效益,出口过度竞争,竞相杀价,靠着退税勉强获得微薄的利润;
———东南沿海成为出口的大赢家,而西部却不甚理想。前10个月,东部10个省市出口占全国份额的91%,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但同时竟有多个中西部省区的出口在萎缩之中;
———是“贸易大国”尚非“贸易强国”。较弱的创新能力、较低的劳动力素质,简单的技术水平,限制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改变我们用100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需要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在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做出更艰巨的努力。”
此外,一个最容易麻痹我们的现象是,加入世贸组织伊始,国人普遍担忧的农业等脆弱产业并未受到剧烈冲击,反之,农产品出口增加而进口下降,贸易顺差扩大。
“这其中原因,颇耐人寻味。但只要考虑到今年国际市场粮价变动和转基因产品管理办法的实施、配额的发放等因素,就不会有任何理由乐观。”外经贸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说:“真正的考验无疑在后头。”
“保护期”不是“保险期”
踏上新千年的征程,中国外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相关协议,我国一些幼稚行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保护宽限期。但“保护期”不是“保险期”,在未来的几年中,来自经济贸易全球化的挑战将不可避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说:“在短暂的世贸宽限期里,我们能否建立起与‘W TO’相适应的国内体制,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
专家认为,在对明年外贸形势的判断中,震荡因素不可避免:明年年初我国总体关税水平将进一步下调,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继续下降。部分商品的配额限制将取消,农产品、化肥等关税配额商品的配额量也将增加15%。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明年美欧等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履行情况将十分关注,对我国放宽进口限制的交涉压力将会加大。面临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权威人士指出:“保持中国外贸向好发展基于建立起长久的竞争优势战略。应对以逼人之势进入中国的外企和进口产品,根本之处是增强我们企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以质取胜,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国内产业升级。”
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专家特别提醒说,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搞活同样重要。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说:“只有进一步加强国内市场环境建设,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强身健体,应对加入W TO后所带来的挑战。”(张旭东黄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