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晓晴
本报讯(特约记者何晓晴)继参股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热之后,上市公司热钱又开始涌入作为准金融机构的担保行业。日前,北亚集团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1亿元人民币与其他4家东北上市公司一起设立担保公司。
其实,北亚集团并不是第一家把热钱投向担保公司的上市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上市公司陆陆续续试水担保机构。早在2001年3月,华晨集团和一汽金杯分别发布公告称,出资4.4亿元人民币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沈阳新金杯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设立民生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占民生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44%的股权。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参股担保机构的消息更是不时见诸报端。如注册资本达10亿元的中投信用担保公司(中投担保)就吸引了众多北京的上市公司,其中包括燕京啤酒、青鸟天桥、顺鑫农业、双鹤药业、北京巴士股份、北新建材、用友软件等上市公司。此外,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如北京华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世纪兴业投资有限公司、中信国安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凯利实业有限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等都是中投担保的股东。还有,河南思达董事会也于10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出资4500万元人民币,以第二大股东身份参与发起设立河南省中小企业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热钱之所以纷纷涌入担保行业原因何在?首先是上市公司看好未来担保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全国已有专业信用担保机构300多家,担保基金70亿元,累计担保额120亿元。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保险代理、质量担保、信用卡担保和贷款担保等。
其次也是上市公司自身寻求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往往就由产品投资者变成了产业投资者、战略投资者,而战略投资者又必须以庞大的金融资本作为后盾,才能实现其产业投资、战略投资。而大规模投资就需要庞大的资金,庞大的资金更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因此,从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从金融资本到为产业资本服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
但是,上市公司热钱在不断涌入担保行业的同时,决不可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担保业的发展,如巨大社会需求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贷款担保巨大风险,还有担保行业普遍存在资本少、抵御风险能力差,以及担保人才十分匮乏等现实情况。因此,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纷纷涉水担保行业应冷静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