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刘素然
本报讯(记者董伟通讯员刘素然)“博士经济”正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
“博士经济”简单地说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产品的市场营销与研发紧密结合在一起,减少产品研发到市场的中间环节,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模式。在大兴高科技园区 大约有60多名博士在从事产品的开发、管理与经营,涉及工程制药、电子制造、农业养殖等领域。在有5名博士的三元基因公司(其中4名博士负责技术开发与企业管理、1名从事营销管理)记者看到,他们生产的国家一类新药3个品种就是由自己研发的。目前正在申报的国家一类新药还有4个。
负责产品开发的刘永金博士告诉记者,一个产品的研发与上市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边生产,一边研发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因为现在的市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如果我们还按照过去的模式等到一个产品老化后,再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企业就势必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博士经济”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大型公司如微软等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博士类的高科技技术人才,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科研新成果转化为市场所需的产品。据了解,“博士经济”在西方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博士占高层管理人员中的30%以上,有70%以上的研发人员拥有博士头衔。有专家指出,西方经济之所以得到飞速发展与“博士经济”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博士经济”现象也已引起高度重视。据调查显示,目前的“博士经济”现象主要出现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6100余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中博士以上学历的人就将近4000。
对于新出现的“博士经济”现象,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洪涛认为,“博士经济”将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他告诉记者,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世纪,知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率会越来越重。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在与国际经济逐步接轨,无论是管理还是研发都需要有大量的高级人才介入,博士走向市场是一个必然的潮流。现在中国RD(R是指研究,D是指发展)的比率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还太低,我们现在是R太多,而D太少,虽然这几年情况有所改变,但是我国博士培养速度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博士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要想使“博士经济”真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还需要再下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