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海坤
纷繁芜杂的零售业态令消费者眼花缭乱,此消彼长的新业态“风”吹得国内零售企业不知所以,零售业入世一年,仿佛一场“业态秀”。国外用150年制造并沉淀出的20几种业态,外加近期国际上风行的新型业态,一股脑地涌入国内市场。然而,还没等商家和消费者反应过来,政策方面推出了将限制发展大卖场和仓储式商店的规定,并且还将其放置在“十五 ”规划中,以显示政策层的力度和决心,据说外资介入大卖场和仓储式商店太多形成恶性竞争,所以不能让它再“遍地开花”了。
这份国家经贸委出台的《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还包括了一些鼓励政策,如重点发展食品超市、便利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合理规划发展现代大型综合超市等。似乎可以看出政策方有意识的调控。然而,这样便能找寻出针对中国零售市场最为合理的业态结构吗?
近来网上有业界高人发表言论称,20多年来的中国零售业是历春秋、经战国,未来必将三国鼎立,合理的业态结构是三分天下——百货店以其直接的情感式解惑式服务将经营主流商品、扩张性市场商品和个性化商品,三分天下有其一;超市商店以其便利的优势将争得经营标准化的小件必需商品,三足鼎立有其一;网络商店以抽象的方便快捷的服务优势,将雄霸标准化大件必需商品和虚拟商品。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卢奇骏提出必须对引进的新型业态进行现代化改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业态。毋庸置疑,这中间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创新。
业态创新有两个方向,其一,面对传统业态,要结合引进的新型业态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二,进行专业化提升。
传统业态结合新型业态的改造,以传统百货业为例,传统百货业保持现状已不可能生存,必须加快采购体制改革,实现批量采购,同时应根据市场环境、消费群体的特点等进行市场细分,调整商品的经营种类和范围,改善购物环境,开展延伸服务等。还可以在传统百货业的基础上引进其他业态,进行有机组合,但仍要注意,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的结合不能过于机械,要有机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对于目前发展比较快的本土连锁折扣商店和连锁超级市场,应在积极学习沃尔玛、家乐福的采购体制、配送体系、营销策略、信息系统等长处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进行创新,拙劣地模仿跨国巨头不会有核心竞争力,要模仿也需进行创意模仿。
有迹象表明,现阶段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商业区,传统业态经过改造仍有优势;在居民区中,规模较小的超市与杂货店相结合的类似便利店性质的业态有优势;而中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小型折扣商店发展的巨大机遇。
对于业态进行专业化提升,在个性化时代,专业店可能是最符合消费需要的一种经营形态。专业店的业务既可认为是从传统百货业或折扣商店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也可看作摊位式经营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如各类“跳蚤市场”(包括建材、服装、小商品批发等)中进行摊位经营的中小零售(或批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可以转为专业店。
目前,我国专业店式零售连锁企业已探索出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经营模式。如苏宁模式(实现了家用电器大规模零售)和哈尔滨红博商场的服装经销模式(实现了服装的大规模零售)等。苏宁模式与沃尔玛有相似性,是对传统百货业经营内容的分离,但分离的对象与沃尔玛有很大区别。后者为普通的日常用品(大多为低值易耗品),而苏宁为耐用消费品。有人认为苏宁是适应中国产业和市场条件变动创新的一种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