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姜业庆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的限制,允许设在上海、深圳、天津、大连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拉开了中国银行业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序幕。
2002年3月19日,花旗银行首家获准在沪从事居民外汇业务;3月27日,汇丰银行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京、沪同时经营全面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次后,外资银行蜂拥而入,或将以前设立的代表处纷纷升格为支行,或参股国内中小银行;或瞄准潜力巨大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或紧盯日益火爆的国内信用卡市场;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有外资银行机构400多家,其中营业性机构200多家,30多家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
用大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金融高级研究员张炎的话说,“接轨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竞争压力大于协议内容”,不过,他又重点强调,尽管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之间还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考虑到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将逐步取消,国内银行还是认识到,与外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竞争已呈山雨欲来之势,近期普遍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原副所长陈嘉立介绍,为应对加入世贸带来的挑战,国内银行业近期普遍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是普遍重视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尤其是人民币业务的合作。目前,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合作竞争呈现了新局面:截至2001年末,上海中资银行给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同业借款余额已达214.7亿元,比年初增长数10亿元;外资银行在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网络资源整合和信用卡等方面,也加大了对中资银行的技术输出。此外,中国银行业还倾向于和外资银行组成银团,共同对大客户或者大型项目提供贷款。
其次是普遍加大了处理不良资产的力度。近期,为妥善处理不良资产采取了多种综合措施,各银行普遍加大了清收和核销力度,并加强了风险管理,不良贷款比例正逐步下降。到2001年底,不良贷款下降920亿元,比例下降3.8个百分点。今后几年不良贷款每年还将平均下降2-3个百分点,到2005年底四家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降到15%左右。值得关注的是,外资银行已开始参与国内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都与国外投资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进行了密切合作。
三是都在致力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并确立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通过公司化改革来确立和改进内部治理机制,把国际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标准引进银行业,确立新的业绩评价标准并据此考核职工绩效;第二步,把四大国有银行转换成股份制银行,引进战略投资人;第三步,分步骤、分批使银行在国内或者海外上市。当然,国内银行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时面临着一些特殊难题,包括:如何处理建立激励机制与员工下岗及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处理股份化与资本市场容量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系;如何处理董事会与党委的关系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问题等。
四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步伐在加快。近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宣布,在未来5年内工商银行要完成综合改革和机制转换,把工商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将研究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总体方案和分步计划,最终实现上市。中国银行提出的奋斗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使中国银行发展成为按照良好公司治理机制运作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有独到的比较竞争优势的国际大银行;经过5—10年的建设和以资本市场为纽带的重组并购,使中国银行跻身国际一流大银行之列。
2002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进行了重组,工银香港分行130亿港元总资产以及客户存贷款、投资、证券及贸易融资等业务被注入工银亚洲。有关重组完成后,工商银行最终持有工银亚洲75%的普通股股权。工商银行正通过工银亚洲的整合,探索一条适合其改制上市的途径。不仅如此,工银亚洲还在探讨与台湾银行合作,以便协助台商在大陆进行投资;并入股中保国际(9.9%),拓展国内保险业务。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上市步伐更是惊人,继近期华夏银行后,广发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一些中心城市商业银行等都有上市的计划。
中资银行给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同业拆借余额大幅增加,外资银行则在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网络资源整合和信用卡等方面,加大了对中资银行的技术输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竞争呈现了新的局面。
在政策监管方面,为适应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需要,2001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随后颁布了《实施细则》。新《条例》及《实施细则》在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监督管理、解散与清算以及法律责任方面与原来的《条例》及《实施细则》相比均有较大和本质性的修改,充分体现加入世贸之后,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中、外资金融机构平等竞争的基本原则。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管理办法》,将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一起作为使用对象,体现了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为规范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目前《外资参股国内商业银行管理办法》也正在制定之中。
与此同时,政府对银行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从政府宣布降低金融营业税,到财政部出台的《关于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央行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允许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条件成熟时上市可以看出,弥补亏损、消除金融风险、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已成为政策的优先目标。但在扶持国内银行业的同时,央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具体措施包括:从2002年1月1日开始,我国所有商业银行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办法;实行审慎会计制度,强化资本约束,限期要求各商业银行把资本充足率提高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并已准许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制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最迟到2003年完成信息披露制度的安排。
总之,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中国银行业仍将持续安全运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日前在“中国:资本之年”论坛上分析,首先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2—2001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9.5%,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7.8%,今后10年仍然能够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其次,人民币币值稳定。1997年至2001年消费物价指数年均增长0.3%。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5%,实际汇率升值44%。三是外汇储备迅速上升。截止2002年1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274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624亿美元,相当于今年10个月的进口付汇水平。四是外债管理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002年6月末,中国登记外债余额为1691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0亿美元。其中政府借债不到30%。五是广义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例仍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六是证券市场和保险业在规范中发展。七是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逐步下降。2001年末比2001年初下降3.92个百分点,2002年9月末比2002年初又下降3.29个百分点。八是人民大众对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发展有信心。今年10月底,居民本外币储蓄折合人民币为9.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万亿元。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