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的“世贸之槌”落下一个月之后,中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
一年过去了,中国政府曾经作出的“遵守普遍的国际通用的世界贸易规则”的承诺余音未弱;政府高官一再强调的“要为痛苦但必要的改革做好准备”的告诫也弦尤在耳。
一年来,国务院近30个部门共清理相关法律文件约2300件,其中废止830件,修订325件。
WTO像神奇的潘多拉魔盒。
2002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平均每天8.3亿美元,比2001年全年出口增速高出10.7%;贸易顺差179亿美元,增长59.2%。
WTO像神奇的诺亚方舟。
WTO给中国带来了世界一体的“游戏规则”,中国向WTO展示了信守承诺的“大国风范”。尽管WTO与中国“圆房”才刚刚一年。
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多少事情:
钢铁打响反倾销应诉“第一战”了,客户“倒戈”引发银行高端之争了,农业保护大豆成焦点了,民航重组抗衡国际竞争了,南北分拆结束电信垄断了,网络股逆市飘红中国网站卖力挣钱了,外资巨头齐聚中国零售业酝酿“井喷”了,外资寿险进京推倒保险业“本土围墙”了,携手国际大腕汽车合作全面开花了,DVD遇险敲响家电专利警钟了……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的WTO之痒也才刚刚发作。
一年来,邮政速递、汽车消费信贷等作出的入世承诺出现了困境。有人说中国失信了;有人说中国与WTO背道而驰了。
放眼任何一个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会发现,其实谁都不能避免极个别领域出现延迟履行承诺或者其他意外的情况发生。
WTO带来的是一场改革,有改革的地方就必然会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各个利益集团也必然会发生冲突与博弈。一年的时间,还远远不够连市场都是“舶来品”的中国树立起市场权威。
在WTO的牌局下,在市场权威没有树立之前,中国是否需要树立行政权威来帮助完成利益集团间的博弈?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多的还将是一个政治问题。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学家们也从未停止过争论。
加入WTO一年来的中国也正是在这种争论与摸索中“痒”了开来。
于是,直销、传媒、银行、零售,这四大“心痒难止”的行业便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直销--刮骨疗“痒”
传媒江湖的“分子运动”
中国银行业--戴着镣铐跳舞
中国零售业--像雾像雨又像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