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家调查公司近期所做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一向算帐过日子的咱中国老百姓现在算的帐跟以前大大不同了。
我们的记者在上海就见到了一个记帐过日子的家庭,母亲和女儿各有一本帐,我们来看看这两代人的帐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母亲杨燕秀,今年71岁,家住上海杨浦区,1965年为了还盖房子借的钱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在杨妈妈的帐本上,1965年所有的支出都是柴米油盐,2元5角已经算是大额的支出了;到了1980年,帐本上出现了一笔天文数字:电视机456元2角。就是这样一本中国百姓再普通不过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革命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夏燕月:“它记载了由计划经济、人们相对贫困到解决温饱、到现在小康社会这一段发展的30多年的历史。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样的东西再也不会有了。”
杨妈妈的四个女儿中只有老大陆琛瑜继承了记帐的习惯,可是记的内容和方式都大不一样。陆琛瑜:“基本上我这个是记事本,也不象我妈那个一天的流水帐那么多,我记的基本上就是自己觉得要记下来的大的事情,比如说添大件、家里面儿子结婚、人情来往啊,这些方面大的事情我会记一下。”在她的薄薄的帐本上,我们只能找到大年初二晚上全家人花1200元去“古月楼”包饭的记录,还有用2000元请律师的支出,再就是上千元的人情来往。相比杨妈妈的“豆腐帐”,陆琛瑜的只可称为是“家庭大事记”了。不仅内容上的差别大,在保留帐本的习惯上母女两人也是完全不同。
陆琛瑜:“以前的我都没保存下来,没像我妈那样保存下来,我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吧。”
帐本的演变显示了家庭开支计划性的转移,北京“零点调查公司”近期对全国十个大中型城市的4000多位市民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居民比较强的计划性支出只集中在住房、汽车、教育、家庭投资等四个领域了,家庭的日常开支几乎已经完全不在计划之列。专家指出,收入决定支出,当居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以后,支出的弹性就会增大,柴米油盐等日常开支就会退出家庭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