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界人士纵论十六大与中国经济 > 正文
 

辜胜阻解读报告:非公经济阶层有八大特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06日 14:18 南方网

  全国工商联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刚刚闭幕,新当选的常委、副主席中新面孔占了一多半。副主席中有位经济理论专家引起人们的注意。他是全国政协常委,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他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战略的研究。他就是辜胜阻。在全国工商联九大一次常委会上,辜教授畅谈了学习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阶层的重要论述的体会,受到与会常委的好评。会后,记者请他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谈了非公有制经济论
述的理论体系及这个崭新的社会阶层的特点。

  记者: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最具实践意义的是把非公有制经济阶层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人们认为,这个政治定位将使这一新的社会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精神空前振奋。理论创新和思想解放必将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

  辜胜阻:十六大报告对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定位将极大地调动这一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历史意义可以与改革开放初期对知识分子的定位相提并论。新社会阶层是不同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支“基本社会力量”的新生阶层,有如下八个方面的特点。

  (1)这一新社会阶层是非公有制经济阶层,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个体户是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受聘于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是技术的所有者,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是知识的所有者,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是管理要素的所有者,私营企业主又是资本的所有者。他们凭借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社会分配。

  (2)他们所依托的经济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是新生的包容性很强的群体。不同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些同质性高的阶层,新社会阶层差异性很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中,有的是由于结构调整产生的下岗工人,有的原来是党员或者干部,构成的成分是多样化的。这里既有非正规经济中的个体经营者,也有科技型企业家;既有

  下岗再就业的普通劳动者,也有拥有技术和知识的专业人士;既有家族经营的小公司,也有外商投资的大跨国公司;既有知识密集型的“海归派经济,也有劳动密集型的小农经济.

  (3)这一阶层是社会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群体。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据统计,非公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占到1/3,在城镇就业中的份额占到近30%,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占到近40%。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最大的挑战是就业,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就业机会。据统计,1995年,在国有部门就业的劳动力达到了11000万人,而到了2000年,下降到8000万,而在同一阶段,城镇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是400万到500万。这样,在“九五”期间,5年中增加了将近2500万的新增劳动力,再加上国有部门减掉的3000万,实际上有5500万的劳动力在待业,这部分劳动力的解决主要就是靠非公有制经济来吸纳。非公经济最大贡献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我国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4)这一阶层是财富的创造者和祖国富强的贡献者,是一个关乎民富国强的群体。十六大报告认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这六种人中,有的是劳动者,有的是知识的所有者,有的是技术的所有者,有的是管理的所有者(企业家),有的是资本的所有者。要使祖国富强,必须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据统计,2001年全国仅个体、私营经济共创产值近19637亿元,实现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逾311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17744亿元,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超过969亿元。

  (5)这一阶层是“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关乎小康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群体。报告指出: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小康社会的现代社会结构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随着财富的公众化和社会化趋势的发展,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正在形成,中等收入人群在社会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形成一种纺锤形的收入分配人口结构。新产生的社会阶层,除了私营企业主外都是“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主体和稳定的消费群体。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在国外中等收入阶层一般占40%-50%。我们现在是18%左右,小康社会的现代社会结构要使这一比重达到40%。这就要求今后20年每年提高一个多百分点。

  (6)他们所依托的经济是民本民营经济,是一个推动制度创新的群体。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科技界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最生动、最强劲、最富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不但把科技推向市场,使第一生产力面对国民经济主战场,而且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配置上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创造了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积极性的社会化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要素靠市场调节,经济行为和活动受市场规律制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始终都与经营者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企业在录用人员上具有“双向选择权”,“因事设人”、“一人多用”,劳动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是先进的生产力与最具活力的经营机制的有机结合。

  (7)他们关乎改革开放中“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在多元竞争中充满活力的群体。统计表明:我国极具竞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到10多万家,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新社会阶层是与“引进来”战略连在一起的阶层。截至2001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万多个,合同外资金额7459亿美元。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生已经达到30万人,现在已经有10万人回国工作,留在国外的还有20万人。这批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不仅学有所成,而且还在一些公司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当中有研究开发、经营管理、资本运营等各方面的人才。海外各类专业人才这一群体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中坚力量。

  (8)这一阶层的极大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它的双重性。非公经济阶层依托的经济既有需要“放手”发展的一面,又有需要“健康”发展的一面。党和政府一方面要对他们“尊重、鼓励、保护、表彰”,另一方面又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

  记者:您认为,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您作了那么深入的研究,能具体谈谈吗?

  辜胜阻:我们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从1982年十二大报告提出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1997年十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十六大明确提出“保护私人财产”,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艰苦探索的过程。20年的探索使这一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十个方面组成。

  (1)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市场经济是天然地与非公有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坚决反对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两者对立起来”,主张“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新社会阶层定位。对一个社会阶层的政治定位关系到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文革”期间,由于“左”倾思想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观念支配下,在我们党内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严重地妨碍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了清除这种错误观念,党的十二大将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一起定位为“三支基本社会力量”,这种政治定位,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私营企业主怕“露富”,怕“冒尖”,怕“政策不稳”,不敢扩大发展自己的产业,新社会阶层积极性受到压抑。为此,我们必须对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社会阶层进行定位,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报告对新阶层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定位将会极大地调动新社会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为民富国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劳动与财富源泉。剥削问题源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论证财富的真正来源。报告提出了财富来源的“五要素”论,即财富来源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承认了除劳动收入外其它四大要素都对财富的创造有独特的贡献。强调要坚持“四个尊重”,即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主张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我国私营企业主不仅是资本所有者,也是经营者和劳动者。他们所从事的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同样参与了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他们所从事的管理也是一种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劳动者提供剩余产品,关键是看这个剩余产品的支配和使用。如果剩余产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就不是剥削。

  (4)私人财产与小康目标。当前,人们往往义正辞严地指责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却不能理直气壮地保护私人财产权。有人甚至认为“财产越多越落后”,这样,我们的经济缺乏一种激励创富的机制。事实上,没有对财富的追求就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市场经济。报告主张: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法律上对私人财产保护的模糊,促使私营企业主把资产转向境外,导致资本外逃,这不利于经济发展。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和生活更加富足殷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目标。

  (5)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与功能。报告认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都有各自的“优势”,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在对外开放中还具有“走出去”的“比较优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有特殊的功能。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6)个体私营企业与创业。报告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要重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自主创业。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7)市场竞争与市场准入。针对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歧视,报告提出了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问题,强调要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8)收入差别与分配调节机制。仇富思潮的出现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贫富差别,造成两极分化。为此,报告提出收入再分配要强调公平的思想。主张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9)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报告提出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2001年3月江泽民同志指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为此,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10)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报告认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尊重、鼓励、保护、表彰”,即尊重他们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鼓励他们的创业精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表彰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在政治文明方面要搞好与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物质文明方面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的作用,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作者:杨晓平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