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2年11月15日,星期五,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刚刚结束,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方针政策,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胡锦涛的讲话虽然不长,却引起海内海外、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一句“聚精会神搞 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是表明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也为我们勾画了今后工作重点、指明了努力方向。尤其对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民营经济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新的历史使命。
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是根据邓小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关于“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而逐步推进的。目前我们已经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即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转变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是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是邓小平关于“小康”建设计划的继续与发展。
事实上,要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按照胡锦涛所指出的那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多年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果我们不是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完成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一周前的11月8日,星期五,在江泽民所作的2.8万字的十六大报告中,“发展”和“变化”是最频繁出现的词汇。报告的第二部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有3000多字,其中“发展”一词用了20多个:“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发展,就要创新,因此“新”和“创新”是十六大上听到次数最多的词汇。十六大代表、中共青海省西宁市委书记张裔炯稍加注意,数了数江泽民报告中出现的“新”字,发现至少有100个:“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要实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江泽民说:“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说:“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
虽然他没有像去年“七一”讲话中,在相连的两段话里直接表示要把这些先进分子吸收入党,但却在论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巧妙地重申,把“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他说:“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江泽民在报告中还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他说,“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在强调保护合法劳动收入之后,他在报告中说:“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尤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是,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预示着中国将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把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条文加进宪法,或专门制定更具体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民营企业家、浙江飞跃集团总裁邱继宝在十六大上创了一项纪录———第一次被安排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和其他代表一起集体接受记者采访。按照邱继宝的说法,江泽民的报告中提到“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及“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个“毫不动摇”,让“我们私营企业的信心更坚定了”。
像千千万万的邱继宝一样,如果我们把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会为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就会为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们知道,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之后,又提出了分阶段发展模式,即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波浪式地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共同富裕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富阶段,用政策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第二阶段是帮富阶段,富裕发达地区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第三阶段是共同富裕阶段,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和关键阶段。
私营企业主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正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们都是响应党的号召自谋职业先富起来的。在他们中间,有一批私营企业家从1994年开始,率先到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投资性扶贫。此举被称为光彩事业,创造了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经验。目前,累计已有8846名非公经济人士和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投身光彩事业,实施50万元以上的光彩事业项目5744个,投入资金229亿元,已帮助259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光彩事业项目已从农村扶贫开发,发展到参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造、下岗职工再就业、农业产业化、环境保护、国土绿化、移民安置、教育和高新技术等领域。2000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授予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特别咨商地位,把光彩事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向国际社会推广。
在他们中间,还有一批农业科学家,在民营企业中以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形成人均拥有百万资产的科学家群体。这种模式把科学家引入市场,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进而把农民也引入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杨凌农科城每年的科技示范催生经济效益达100亿左右。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对中国GDP的贡献已超过50%。
由于民营经济正在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主力军,正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民营经济因此肩负着更大的历史责任和更重要的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坚信,中共十六大之后,民营企业将会有更好的社会环境,中国民营经济也将会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18B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