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华社国内部
主任记者齐绍南
昨天,本报向读者解释了“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区别之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特别是郊区县的读者纷纷打来电话,一方面表示对美好前景的憧憬, 另一方面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其中,延庆县的李明先生询问江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该如何理解“翻两番”?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高级统计师许宪春。
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许宪春说,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将超过35万亿元。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7.18%的增长速度。
从历史经验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增长期都持续了20年左右。之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减速的过程。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9%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会不会也陷入同样的怪圈?
许宪春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历了20年左右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确实都出现了减速的过程,但是情况却不同。日本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而除了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外,亚洲四小龙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仍然保持不是太低的经济增长率。中国与日本不同,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以2001年为例,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而排名最后一位的西藏只有139亿元。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偏低,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同年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3%。这些方面既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许宪春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积累了相当的物质基础;中国具有潜在的广阔市场,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同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这些因素决定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实现预定的目标是非常有希望的。
文/新华社记者
本版栏目由本报与新华社国内部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