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在全国竞争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广东省社科院昨日(11月6日)公布的《广东省地区竞争力评估与分析报告》课题成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广东地区竞争力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左右,与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的竞争力不相上下;珠三角地区竞争力已超过北京,逼近上海。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广 东的国际竞争力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接近。
地区竞争力仍不平衡
课题评估结果显示,广东省内各地区竞争力成长不平衡,且有扩大的趋势。
据介绍,全省21个地级市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竞争力较强的地区有6个,都是珠三角发展较快的城市。同时出台的广东省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前50名中,有48家企业的总部设在珠三角地区。竞争力中等的地区有7个,竞争力较弱的地区有8个。全省50个山区县的地区竞争力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珠三角地区1/10左右。这表明,地区竞争力的不平衡已成为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竞争力贡献大
课题小组将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因素分为六大分力,即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政府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外贸竞争力。
近几年来,这六大竞争分力对全省地区竞争力的贡献总体上比较稳定。其中政府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的贡献率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市场竞争力与外贸竞争力的贡献率在减弱。2000年资料显示,对地区竞争力贡献最大的是产业竞争力。其中第一产业对地区竞争力的贡献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则呈上升趋势。
科技竞争力的贡献率虽然有增强的趋势,但目前仍是各大分力中作用力最弱的,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力量,远未能达到人们期望的水平。
在政府竞争力方面,随着政企分开,政府逐渐退出竞争市场,政府投入及其影响也相应下降。但到2000年,随着新一轮基础建设展开,各地政府举债力度与财政赤字逐渐加大,政府的决策水平高低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在增强。
外贸竞争力是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直接体现。人均实际利用外资的贡献率下降表明,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竞争中,全省需要进一步调整外资结构,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