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建立18亿人口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将有望在近日签署。经过双方艰苦的六轮谈判后,几乎没人会怀疑中国与东盟将在11月3日和4日的柬埔寨金边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签署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届时,中国和东盟国家将可能首先免除大部分为农产品的600项产品的关税,来作为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第一步。
世界人口第一的自由贸易区
东盟现在有10个成员国,总人口约为5亿,而中国则有人口13亿,一旦这一自由贸易区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从经济规模上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2001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额为416.15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已经达到了333亿美元,而这一数字更将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飞速增长。
200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双方领导人达成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在之后的一年内,经过6次贸易谈判,基本扫清了双方签署正式框架协议的障碍。
600项产品将首先实现零关税
有消息预测,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第一步,双方将从2004年开始逐步废除600项产品的关税,并将在2006年完成第一批的废除关税计划。在自由贸易区计划下,双方共有6000项产品的关税有待废除,而第一批相当于总数1/10的产品中,将以农产品为主,也包括牲畜产品和水产品。而其余90%贸易项目的废除关税谈判,预计将在2004年结束,并且从2005年开始废除关税。最终在2010年或2012年全面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
有关专家认为,确定这些产品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重要突破,这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早启动。由于农业在大多数东盟国家中的经济地位,这一首先放开关税的领域将使东盟国家获益不浅。尽管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也能从这一轮的开放中获得一些机会,但由于中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可能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专家推论,今后,随着农产品的开放,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国内农产品的价格将下跌,二是农业开放带来的冲击,将会使更多的人离开土地,从而将进一步使更多的劳动力加入到城市劳动力的队伍当中。
文/本报记者 张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