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香港企业资产及股权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庞维仁(右);香港企交所董事余燕春(左)
本报讯(记者耿振淞) 下个月,一条新的针对内地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将在香港开通。那就是由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丰裕兴业(股票代码8029)建立的“香港企业资产及股权交易所”。
据国家发展委员会发布的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超过1000多万家,其中85%为民营企业,而在这些民营中小企业中,80%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内地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如何吸引内地民企赴港上市,已成为香港金融市场重点关注的内容。港交所对此苦无良策,然而创业板公司丰裕兴业却对此动开了脑筋,于今年5月得到香港特区政府批准和支持,建立了“香港企业资产及股权交易所”。企交所将目标锁定为中小民营企业,内地民企将是其主要发展重心。
香港企业资产及股权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庞维仁认为,内地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市难、发债难、引入风险投资难。尽管除了这几种方式外还存在其它融资途径,但是大都融资规模较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长远发展所需的资金要求。香港企交所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以香港企交所为桥梁,通过资产及股权转让方式促进大中华区内的企业与全球潜在的投资者合作。
有关人士认为,该平台主要针对内地上千家民企,这些民企可将其非上市的股权或资产,申请在该平台买卖,实为变相的场外交易市场。
香港企交所董事余燕春认为,通过在企交所进行的股本融资这种方式,即通过向策略性的投资者出让旧股和增发新股;出让少数参股权或控股权甚至全部产权(如想退出某个行业)来达到获取资源的目的,应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一条融资渠道。通过这一方式所引入的资源和能力不仅包括资金,还包括股票市场难以提供的治理机制和管理经验。
有关人士通过比较指出,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需要基本费用1000万港币,而在香港企交所挂牌费用一般不超过15万港币,同时,在上市时间、信息披露等方面,企交所也具有很大优势。对于急需资金,同时一时又难以实现通过上市来融资的内地中小民营企业来说,香港企交所确实是一条捷径。
据庞维仁透露,将于下月成立的香港企交所数据库中已经有2万多家具有投资意向的海外企业,此外,已经吸引了近千家内地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咨询,同时有十多家企业正在挂牌审批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