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葭管
中国从1994年起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在上海成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这对再造上海金融中心地位是极为有利的政策因素。
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交易量庞大的外汇 市场。金融中心所在城市的外汇市场,是货币自由兑换机制的运行枢纽。目前在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虽还只是属于全国银行间外汇交易系统性质,全年交易量还只有几百亿美元,但经过逐步发展和政策环境的转变,它无疑可成为未来国际性外汇市场的基础。现在需要考虑的是:(1)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应该更大些;(2)经营范围和交易量更扩大些;(3)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要协调发展;(4)实现汇率浮动的市场化。
人民币自由兑换需时间
资本项目放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涉及许多方面,要经过多方面努力和创造多种条件。戴相龙行长去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并没有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间表。……不过我相信,5年内会有重大进步”。他的这一说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一方面,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对于放开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一事,必须慎之又慎;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国际金融市场机制运行经验的取得,在解决这一相当棘手又关系十分重大问题上,应该有创造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议方案,有破解这一难题的几种基本思路。
一国货币当局在任何情况下保证持有任何国家通货的任何人享有无限制的通货兑换权,这是货币自由兑换的最高形态和准则。在实际生活中,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也保留对资本项目的部分限制,最浅显的例子是美国政府不准把美钞无限制地携出国外,但人们不会不承认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全面货币自由兑换。中国在逐步实现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过程中,在放开资本项目的同时,可以考虑有一个限制,这就是分两步走,对本国居民持有的人民币在第一阶段还不能自由兑换成外币。但如去国外投资,只要符合真实性原则,可以换给外汇;另外本国居民原来持有的外币,允许直接购买人民币本币的证券资产。
类似此项限制的方法,只要不违背协定的精神,是有助于缩短人民币自由兑换目标实现的距离,从而取得在这一问题上突破性的进展。
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在资本项目尚未放开、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前,在上海浦东新区建立隔离型的离岸金融市场,是有条件的也是可行的。这一市场不是像伦敦、香港那样的“内外混合型”,也不是开曼、巴哈马那样单纯的“避税型”,而是像纽约、东京、新加坡那样的“内外分离型”。这一类型的离岸金融业务是要严格划分两种账户,即离岸银行业账户和境内账户;离岸银行业账户上的交易限于这些银行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它只能吸收定期存款,所吸收的存款只能用于中国境外(但可考虑规定一个较低的“渗漏”比例)。离岸金融业务一般具有批发性的特点,因此它的存款和贷款交易额应在一定的起点之上。离岸金融交易的货币限于外币,可不受中国外汇管理的约束;离岸金融业务的资金,可以自由进出;外币相互之间的汇率和境外金融业务的利率可由离岸金融市场自行决定。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成功,将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前奏和组成部分。只要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充分,管理适度,发挥浦东新区的优势,就能够吸引众多外资银行踊跃参加,这对双方均属有利。(作者为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
《国际金融报》(2002年09月19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