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总体而言,我非常赞成在学术上展开充分的争论和批评,包括对那些已经成名的大家以及他们的学术观点展开批评,现在学术批评不是开展得太多,而是太少,不仅是指针对名人、名家的指名道姓的批评少,就连同辈之间、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也很少,学生的学术论文,老师很少有不通过的,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把正常的学术的批评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搅和在一起了,常常把对学术观点的批评看成是对作者的个人的恶意.这样大家碍于情面,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便提出。一团和气的结果是缺少生气.
其实,批评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美国的一些学者在正式发表论文之前,会广泛地到各个大学去演讲,对于听众中的批评和建议,作者是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听取的,因为这些批评意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并有利于这些论文在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所以说南开大学的10名年轻人能够对当前中国的10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观点展开批评,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
当然,这种敢于批评的精神值得鼓励与这些批评是否站得住脚、是否有说服力是两回事。我认为在批评的质量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就批评者的学术功底以及这本书300多页的篇幅,要对10名著名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展开全面的批评,任务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我认为,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把学术批评的范围缩小一些,如针对某位经济学家的某一篇论文来开展批评,这样可能比较容易把问题谈得更深刻和更透彻些,相应地效果可能也会更好一些。
其次,有些批评的切入点似乎选得不够好,有些争论涉及的其实不只是某个经济学家的观点,而是在经济学上更广泛层面上的问题。比如说对吴敬琏的一些批评,实际上是针对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这样的批评不免失之空泛,针对性不强。再比如对厉以宁与茅于轼的批评都涉及道德问题。但是,由于道德问题涉及的面很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各人的价值判断不同,所以用很短的篇幅来讨论道德问题难免只是泛泛而谈,难以起学术观点交锋的作用。
另外,一些批评不是建立在实证数据的支持上,而是主观推断,缺少说服力。拿宁光杰对林毅夫“比较优势”观点的批判来说,宁光杰说:“如果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发展中国家在用劳动密集型商品与发达国家的商品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常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其价格被过分压低,利润也非常微薄,因此我们的利益常常会受损。”但是批评者如果看一下我国的统计年鉴就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这是一种客观趋势,大概在今后若干年内还会继续如此。可以说,中国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由中国人口、劳动力多、收入水平较低这些情况来“内生”地决定的。如果中国能主要发展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国也就不成其为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了。
宁光杰在批评林毅夫的文章中,还以“比较优势是一成不变的吗”为题加以批评反驳。可是实际上,林毅夫从来没有说过“比较优势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他多次强调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会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也会相应变化。
总而言之,我对年轻人敢于批评权威的精神是赞许的。但是我也希望年轻人对著名学者的批评也要有科学性和说服力。为此,年轻人还要多钻研经济理论和多了解国情,还要学会用实证数据来支持自己的批评。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左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