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 > 正文

汪海专访:想给汽车穿鞋的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7月24日 14:37 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

  2001年12月28日对于很多人来讲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青岛双星集团的总裁汪海而言,却是非常值得铭记的一天。经过两天在青岛市政府的奔走之后,双星合并华青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汪海,这个在市场中一直呼风唤雨的人,可能压根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企业合并,居然要用去将近四年的时间。

  吸收合并,双星华青走到一起;

  风云不测,外力介入企业行为。

  杨同德:这样双方都有利,是双赢的一条路。

  汪海:你企业的行为政府完全可以扭转过来。

  面临阻挠,总体战略遭遇影响;

  谈笑若定,总裁早已胸有成竹。

  管益忻:干扰了双星的战略转型问题。

  汪海:最后你青岛市得给我解决,要不然你没法交代。

  这里就是青岛华青工业集团,一切的故事由此开始。1998年,这家从事轮胎生产的企业正面临尴尬境地。由于原来的柜台交易被停止,华青同时面对着不再有资金注入和7000多股民的出路这两大问题。在这个时候,华青的董事长杨同德通过青岛市体改办牵线,两次主动找到双星,希望通过"吸收合并"解决股票上市流通问题。

  杨同德(原华青集团董事长):双星和华青的合并经历了三年的时间,我以为是取长补短吧。主要就是双星需要这样一个比较好的产业,华青发展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找一个私营企业吸收合并。这样双方都有利,是双赢的一条路子。也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双方走到一起都是很正常的,都是为了取长补短。这样的话,产业比较好,双星的企业文化和知名度比较好,这样走到一起来更有利于两个企业的发展。

  此时的双星也正在寻找投资新的利润增长点。汪海深知制鞋业说到底是一个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行业,因此必须发展新的相关产业,"给汽车做鞋"的想法进入了他的脑海,华青的主动示好自然正中汪海下怀。于是,双方的合并开始了,双星的资金也源源不断的进入了华青。

  宋新(青岛双星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到了1999年末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它进行股权投资,那时侯我们就占轮胎公司股权的70%。然后它内部的子公司之间相互参股,相互渗透,实际上双星的上市公司就完全渗透到原来的华青集团里面去了。包括贷款担保,包括投资,到现在为止,一共是一亿八吧。

  在汪海的决策中,投资华青无疑是最正确的一个。随着双星资金的进入,华青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快形成了规模,并跻身中国轮胎业三强。然而就在这时,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在履行后来的法定程序时,胶南市委非法阻挠,两企业合并进入了坎坷之旅。这直接对双星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管益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它对于双星的总体的战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一种破坏,干扰了双星的战略转型问题。实际从汪总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因为他现在做鞋赚不了多少钱的,倒是做轮胎能赚钱的。华青的事实已经证明了,没有多长时间,净利润是1.1个亿多,总的收入是20多个亿,另外耽误了5个亿的融资。

  双星和胶南对于华青的争夺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企业的公章被政府抢走的事情,直到青岛市委市政府介入以后,双星合并华青才得以成功。今天谈起当时的情景,汪海仍然感觉心有余悸。

  汪海(双星集团总裁):要假如说胶南不归青岛管,我估计到现在这个官司还弄不明白。他还是怕丢他的乌纱帽。青岛市为什么呢?我青岛市管不了你一个胶南县?!这是我青岛市给国家证监委报告,最后国家证监委批下来了,你胶南县不干了,我青岛市没面子,我青岛市怎么交代。他要真能较起劲来了,那青岛市就得拿他,我不能在中央丢面子。这就是一个人之常情的事,我觉得。所以中国的问题,目前是这转轨当中,都是又有人情味又有法律,这样才能运转好,又有政府行为,又有企业行为,这两个必须都处理好,所以说很难。政府完全可以扭转过来,完全可以扭转,你企业的行为政府完全可以扭转过来。

  当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汪海亮出了自己心中的小九九。对于整个事件的发展,他早已胸有成竹,作为一个久经风雨的企业家,汪海的想法显得非常精明而又狡猾。

  汪海:我跟你讲,我也分析了整个的,我们操作这套程序,他扭不过去,他扭过去了,青岛市就没法交代。所以说我们研究了这个情况,我就觉得这个难最后总得解决,我非常自信,这个难最后青岛市就解决了,不用我解决。反正是客观事实已经在这摆着了,这个我已经预料到了,我们从开始签完合同,证监委一批下来我们就往里投钱,这个我们已经预料到了,因为它要假如在潍坊,我不可能投钱,我实话跟你讲,我不可能投钱,这就是我的决策。它要是在济南,要是在湖北湖南,我更不可能投钱,什么时候弄完了我再说。反正在你青岛市,最后你青岛市得给我解决,要不然你没法交代。

  华青事件只是汪海在双星几十年经历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各种不同的声音一直围绕着他。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过去的时候,我们会真切地感受到,汪海能够走到今天决非偶然。

  责难中上路,辛酸苦辣默默承受。

  汪海:我十年的冤屈呀!他们说我什么的都有。

  敢为天下先,成功路上自信相伴。

  汪海:我说一个小小的厂长,一个鞋匠,在青岛市,在全国,在山东省能引起来争议,你说我多伟大。

  作为一个海滨旅游城市,青岛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还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双星集团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当我们漫步在现代化的厂区里,又有谁能够知道,汪海曾为它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呢?

  双星的前身是青岛市第九橡胶厂,1983年,汪海出任党委书记的时候厂里正面临绝境,由于国家不收购,当时生产的解放鞋积压了二百多万双。被逼上梁山的汪海带领职工,背着鞋走遍全国的农村小镇,一双一双地卖,用一年多的时间,硬是将鞋销了出去。就在这时,汪海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

  汪海:当时开了一次职代会,210个代表,180多条反对意见。公开的、指名道姓的,说我拿着老祖宗的技术,拿着老祖宗的产品,个人得了好处,个人装了腰包,自己换了鱼虾吃了,那太多了。告我的,上市里告我的信太多了。所以那时侯就包括领导班子也不理解。走这条路就冒着(风险),走这条路就确确实实冒着蹲监狱、坐牢、开除党籍这种风险,所以我怎么办呢?我就到农村去,农村建这个厂房,农村的乡镇企业自己投资,也不用我花钱,我就把老产品转给他们去,那么在青岛呢,我就生产新产品。企业家必须超前,必须敢冒风险。而企业家不可能和你的员工都一样,也不可能你企业家决策的事情领导班子都同意。等到大家都同意的时候,都觉得应该转移的时候,已经晚了。

  尽管这次转移在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正确的,但在当时却让汪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今天谈起这段往事依然让他感慨万千。

  汪海:我做的事情在青岛不是三年四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以后认可的。我这个转移从1985年转移,到了1995年他们才认可呀!我十年的冤屈呀!他们说我什么的都有,"汪海就是胡来、不务正业,汪海把这个产品转出去是错误的。"那太多了。所以为什么我说遇到了好书记嘛。我跟当时的刘鹏书记汇报了以后,他认可了我这个思路,这样才能够成功的。假如当时没有刘鹏书记这个后盾,他要假如说再是糊涂书记的话,我就完蛋了,我比谁都倒得快,我也早干个体了,我现在也成了民营企业家了。

  顶着压力,汪海开始将自己想法付诸实际。以淘汰解放鞋为标志而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是汪海实施名牌战略的调整。然而这一切对于双星这个老厂又是谈何容易。

  管益忻:应该说双星这个企业太难了,微利,能够挣碗饭吃就不容易了,双星的一个巨大的优越性就是,在开始在我看来,主要的从国家这个角度来讲,你主要的不是给我创利润,你给我安排人就业,它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没有多少利润,但是你又要挑战洋品牌,非常难的。

  此时的汪海已经看到了双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创出自己的名牌。和很多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汪海的心中有着很强的民族情节,因此,创名牌的想法同样源于这一点。

  汪海:我们这个13亿这个市场,鞋子也好,服装也好,是吧,我们吃的用的也好,这些东西我们比外国人要强得多。这些东西我们应该创自己的民族品牌,应该创中国人的品牌。那么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我们不行,这些传统的我们再不干,那么我们眼睁睁的这个13亿的市场就叫人家,所有的我们创造的价值,剩余的价值都叫人家拿走了,我觉得心里不平衡。

  今天,双星已经成为了一个名牌,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更是国内的第一名。这得益于汪海所奉行的低价战略方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高档鞋市场,双星并没有得到认同,在国外名牌的挤压之下,双星的显得依然艰难。对于这一点,汪海颇有些无奈。

  汪海:穿一个外国牌子要感到自豪,穿中国自己的牌子就感到丢人,这绝对和韩国和日本的大学生是不一样的。我知道韩国的所有的大学生,在一个班里头,谁要穿外国一个牌子的鞋,这一个班里都瞧不起他。可是我们中国呢,谁要是在这个上能穿一双外国的名牌,大家都很羡慕他。我说这是一个民族的问题。

  1992年,汪海来到了美国纽约,第一个以企业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是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发生了后来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汪海脱鞋事件。一个美国记者挑衅的问汪海,脚上穿的是不是双星鞋,而一向敢说敢做的汪海立刻做出了反应。

  汪海:假如说我不脱鞋,是没办法说明的,但我又知道在外交场合脱鞋确实是不文明,但是不脱又不行。这个时候脱还是不脱,他在说的时候,我当时就想,在这种情况下,你给了我个机遇,我就把鞋就这样接着就脱下来了。你看,我这是什么鞋,高档鞋,这就开始宣传了,我说我这鞋并不比耐克差,这一脱结果照相就宣传。这就又是企业家了。他敢于在这种场合怎么来决定自己。什么叫文明,什么叫礼貌,我认为商战和硝烟弥漫的战场是一回事,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向他们示弱,你既然提出这个事了,我马上要反应,强烈地提出我的(反应)。也就是说,我的反应给你。这个动作实际就是对他的挑衅是个强烈的抗议,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人格和国格的问题。所以说我认为它之所以影响是影响在这里。

  1997年,汪海再一次做出了大胆的决策,突破体制约束,开始了"国有民营"大转变。分配"大锅饭"的落后国有机制,随着连锁店的买断、经营公司的买断,带来了由"给集团卖鞋"向"给自己卖鞋"的彻底转变。同过去一样,伴随而来的依然是强大的阻力和明显的效益。这一次,汪海又笑到了最后。

  刘树利(双星集团成都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个阻力就是说大家遇上问题了,往往用过去的老办法。这个体制改制呢,也就是说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转轨,市场在发生变化,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我们要用过去的老办法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肯定是解决不好,也得去创新地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解决,肯定带来很多不理解。大家说有把国有资产卖了,把国有资产分给亲朋好友了,这个很理解,但是发展是硬道理,现在业绩在那摆着呢,这么高的速度在发展,集团通过西南这个试验田,也在全集团全面推广这个工作。

  宋新:随着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我们驻外公司经营渠道的卖断以后,显示出市场的活力,原来卖鞋是给双星卖的,是给国有企业卖的,现在是给个人卖的,所以干劲和积极性肯定不一样,市场上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所以双星集团不论是从产量还是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都是相当大的,这方面集团本身没投进任何资金,增长的幅度始终是在30%。

  对于汪海取得的成绩,大家有各种说法,这其中,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理事长徐永的观点显得很有代表性。

  徐永(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够把企业置身于市场的管理当中,用市场运作他的产品,他的企业,用市场化的运作来培育他的航空母舰这么一个群体的优势,我觉得他的这个市场的理念是内容很多的,我觉得汪海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顺利的转变过程当中,非常成功的、出色的、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家。

  事实上,汪海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的个性,从某种意义来讲,如果没有这种鲜明的个性,汪海这个人不会这么精彩,他也不会一直走到今天。

  汪海:真正的企业家都有个性,真正的成功者不光是企业家,他都有个性,这种个性他必然有他的思想,他必然有他的思维,这种思维和思想又形成了他的语言和理论和行动。那么应该说呢,他既然这样的话,他就比较超前,他就和别人不一样。我感觉这个争议对我来讲是一种动力,而且又变成什么呢?感到是个骄傲和自豪。我说一个小小的厂长,一个鞋匠,在青岛市,在全国,在山东省能引起来争议,你说我多伟大。这说明了我在这个社会存在的价值,说明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把它当成什么呢,当成动力,不把它当成包袱,这是我慢慢地悟出来的。

  逝者如斯,昔日英雄如今安在;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智者为王。

  汪海: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处理,我觉得在这方面我是动了脑的,是用了心的。

  诱惑面前,59岁现象问题凸现;

  保持清醒,自信源于把握自我。

  汪海:不管哪个社会,都不允许一个成功者贪得无厌。我觉得应该承认这个现实,那么你就能够把握住。

  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下的是中国第一代的企业家。这批1987年评出的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升迁,有的辞职,有的免职,有的出走还有的被判刑。当年意气风发的20个人当中,今天依然活跃在一线领导岗位的只剩下王海本人了。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汪海:就是说你能够始终把握着自己,把握着社会,那么呢,顺应了这个潮流而发展,你不要逆潮流而发展。所以说你得什么情况下,把自己的位置摆准。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处理,我觉得在这方面我是动了脑的,是用了心的。所以说你不能来硬的,该软的时候就得软,该硬的时候就得硬。假如说这些事情你都是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去操作的话,必然要被社会淘汰。

  汪海的领导为双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然而直到今天,他仍然只能拿到和他的付出不成比例的收入,这在国有企业里已经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对此,汪海的态度显得有些矛盾。

  汪海:我的部下出去以后一年就拿几十万,你说我能够平衡吗,特别象我搞国有企业,是不是。而且一不好了,谁就告状,一告状就得来查我,是不是。所以我不可能平衡,对这种现象我永远也不会平衡。但是我又平衡,我又平衡在哪里呢,我的事业成功了,我的员工绝大多数人认可了,社会对这个牌子、对汪海原来是不理解的,现在逐步理解了。

  实际上,汪海遇到的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个大难题,这也是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栽倒的诱因之一,而它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晚节不保,象红塔集团的储时建等案件已经被归结成为一种59岁现象。今年已经61岁的汪海,同样也面临着这一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这更是一种针对自我的挑战。

  汪海:我经历了整个这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的年龄又经历了阶级斗争为纲,又经历了计划经济,这三个阶段我都经历了,我都顺利地度过来了。所以说我掌握了自己,不进医院,身体好好的,更不能进法院,就可以了。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所以说人呐,不要又想名又想利,贪得无厌,这不行。不管哪个社会,都不允许一个成功者贪得无厌。不管什么样的制度,都不允许你光顾你自己。我就这么个观点,在一个社会,我觉得应该承认这个现实,那么你就能够把握住,就能够过得去。

  在61岁的时候仍然担任国有企业的老总,这是汪海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同时,他又被职工推选为双星的终身总裁,然而,双星的接班人一直是汪海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天,当他轻松的坐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已经显得非常胸有成竹了。

  汪海:我采取的什么办法呢?我采取的你都是接班人,又都不是接班人。但是我采取这种方案现在看,已经实践证明,就是我不干了,明天我下台,双星倒不了,双星这个牌子倒不了。因为什么呢?三万多人吃这个牌子,社会上逐步从名牌变成了品牌,开始认可它。谁能操作起来,谁就是这个牌子的接班人。现在我分了很多代理,八个战区,那么谁操作得好了,好比说你西南战区操作得好,西南这个牌子起来了,青岛这个地区没操作好,那青岛垮了,西南的反过来可以把青岛这个市场占领,牌子还存在。

  在成功合并华青以后,双星开始了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在2001年,华青的销售收入已经占到了双星集团整体的将近一半,而净利润所占的比例还要更高,一切都显得非常完美。然而,对于汪海来讲,挑战远没有结束。现在是汪海的整个战略布局中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实现双星向高档名牌过渡的阶段,这一次,双星将与国外名牌进行殊死的贴身肉搏,鹿死谁手尚难断言。同时,华青的493.2万法人股还没有得到最终的确认,变数依然存在。汪海,这个中国第一代的企业家,在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又将何去何从呢?

  本文为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4801307联系。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相关链接
亲密接触苏州首富宋郑还:一位低调的企业家
女外交官跳槽跨国公司 访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
从女护士到亿万身家的董事长 史晓燕打造跳跃人生
万和总裁卢楚其访谈:欲“和”却战(附图)
中国第一女富婆陈丽华:舍得之间成大家(图)
《财智人物》:皮尔-卡丹的中国之旅
黄鸣:与太阳签约
尴尬的发明家--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访谈(附图)
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专题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漫情缘,约会帅哥美女,手机酷表香水浪漫有礼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N]单人房双人床
[N]天地有情
[M]为爱痴狂
[M]冷酷到底
更多>>


分 类 信 息
:金融研究生班招生 
   免托福读加国名校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分类招商邀请函!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热销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蓝盾安全培训合作
:金球大奖等你拿!
:追日订房快捷方便
:网上车展-邀请函
:深丝露花雨征代理
:十佳诚信楼盘揭晓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