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吃喝的事情天天发生在人们的身边,但是还没有人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而当摸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并且把这些学问按商业法则包装策划之后,这里就诞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独特构成:商务宴请的经验兴趣
成功要素:把其他行业里的成功做法融入商务宴请
面对同一件事情,有心人能做出大学问来。身边永远有琢磨不完的问题,任何时候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就会有独特的收获。所以,即使是在最为普通的兴趣爱好里,你也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财富机会。
用心琢磨感兴趣的事情
29岁的陈宗冰眼下正在享受着商务宴请轻松赚钱的快乐感觉,这种快乐像鱼儿在水中滑过一样,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自由自在的感觉。因为对他来说,是开心地“玩”着一种全新的商务宴请的模式,而他能娴熟地操控这里面的各种机会。
这种“鱼之乐”缘于他对“吃”的经验兴趣和爱琢磨事情的头脑。
陈宗冰对吃饭很有兴趣,但最初的兴趣也就像很多人一样,只是喜欢吃而已,得知哪里有好吃的就陡然来了兴趣。但他没想到的是,后来的工作不仅满足了他吃的爱好,并且将他的爱好进一步提升为真正的兴趣,而这种兴趣让他发现这里面别有洞天。
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之后,陈宗冰并没有就此开始做新闻。他就职于一家公司,由于自身的才华和辛勤做事的态度,他很快地晋升到一定的职位。因为生意上的原因,需要经常陪同客户吃饭,这可是他很乐意的事情。
但是这可不同于一般的吃饭,它不像陈宗冰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为吃得上档次就行了。由于一开始对商务宴请不太了解,他发现有很多地方自己做得不太好,例如点的菜别人不爱吃,宴请中有很多被指责或者被善意提醒的地方,很多做法自己也发现不太合适。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陪客人吃饭,因为对用餐的酒店不熟,所以,点菜的时候听从服务员的推荐,点了一道价格不菲的五爪金龙,结果这道菜在用餐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被端了上来。他直后悔自己没有问清楚,这五爪金龙可是个皮糙肉厚的家伙,做起来要费很大工夫,不适合他们当时4个人少而精的要求。
陈宗冰知道,对于通常有着商务目的的商务宴请来说,有时候一个细节做得不好,可能就会影响你办事的效果。所以,他就开始琢磨、总结吃饭的经验,留心这里面的学问。为此,他开始在以后的商务宴请中“察言观色”,在“实战”中积攒经验。这样还觉不够,他甚至去请教一些业内人士,结果发现商务宴请虽然很重要,可是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专家。于是,陈宗冰用上了心,与很多人交流吃饭的心得,集合了很多人关于吃的经验。在请教别人的过程中,他自己先迅速地成为了吃喝方面的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商务宴请里面的学问还真是不少。在商务场合中,就像穿什么样的西装、坐什么样的车、租什么样的写字楼一样,在哪儿吃饭、吃什么也是传达身份、地位、诚意等信息的重要标志。另外,包括约请迎送、落座、如何点菜、怎么敬酒、宴请中谈商务的时机等,都可能是影响商务目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商务宴请就像演出一场戏,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高潮、什么时候谢幕,以及在这过程中该怎样演,都是有学问的。
以吃喝为“专业”的陈宗冰显然已经谙熟于商务宴请这个领域,不再像当初那样容易出错了。他说:“对于生意人来说,吃饭简直太重要了。由于有了商业目的,怎么吃饭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鲍鱼也好、燕窝也罢,都变成了一种商务工具或者说是道具。如何发挥这些道具的作用,在我的眼里可是大有学问的。”现在,美国商会定期请他去讲政府公关,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如何宴请。
让他感兴趣的吃饭“学问”有哪些呢?
约请迎送:约请谁去参加宴会是很重要的,最好不要出现不相干的人,或者说没有什么帮衬作用的人。约请要考虑双方级别和人数的平衡。迎送也有窍门,老板请领导吃饭总要安排车去接,这除了尊重,实际上还有用意。什么用意?接了领导总得送回去吧,万一送个一两箱领导拿不动的果汁饮料,顺便给领导搬到家去,这不就清楚了人家住在哪里,下次拜访就更方便了。
落座:落座也有规矩,正对门的位置是买单的位置,右手是贵宾,对面最好坐自己的助手(副主陪),催个菜跑个腿什么的方便。如果双方来的人数差不多,最好互相间隔着坐,有利于私下交流。不要自己人坐一边,对方坐一边,跟谈判似的。
点菜招数:人少,菜最好少而精;人多,菜最好精而全——这是点菜原则。吃饭人多难免众口难调,常规做法是凉热荤素、鸡鸭鱼肉搭配起来。最好是客人到之前先有一个安排,再重点征求一下意见。这里面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注意,譬如宴请中有漂亮的小姐,那么就要少点一些飞禽或鸡鸭,因为这些东西骨头多,让她们在这种场合下啃骨头难免不大好看。
敬酒:一般来说,敬客人时敬多了很不尊重,但是重要客人敬多了是可以的。别人敬酒时,不要乱掺和。另外,作为副手敬酒也有技巧,一般要委婉地说“代老板敬您一杯”,这样可以兼顾双方位置的微妙差别。
宴请中谈商务的时机:一般宴请最好挑有沙发的包间,如果和客人不很熟,吃饭前人没来齐时,就先把事情谈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人家吃得心里踏实。如果和客人较熟,而且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只是表个态,就不要在吃的时候说,而是到最后送客时顺口说一声“帮我办一下”就行了。当然,一切要以尊重客人的要求为前提。最后,不能忘了一些关键的事情。例如,如果对客人不了解,就要注意问一下有没有忌口;如果贵宾带了司机,那么对司机也不可大意,没有进席的话,要么单独安排进餐要么发足额小费,否则大事会坏在细节上。
这就是陈宗冰在吃饭中琢磨总结出的一点心得。
商务味蕾启动大市场
陈宗冰掌握的吃喝学问还真是帮助了不少商务人士。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来北京向一位中央领导汇报工作,为了表示尊重,他想请这位领导吃顿饭。可是,他想,领导吃饭见多识广,很多地方未必有兴趣去,而且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也不大愿意去人比较多的地方,这种既能表达一定的尊重和规格,又能不被打扰的特殊地方的选择还真是难住了他。陈宗冰为他做了策划,结果对方很满意。以后,每次来北京如果有商务宴请的需要,这位董事局主席都会咨询他的建议。
就这样,对吃喝已经很有心得的陈宗冰经常接到一些朋友的电话,他也乐得与别人分享和交流吃饭的经验。与此同时,这也启发了他,认为商务宴请一定有巨大的市场可以做,于是他开始在这上面动脑筋。
商务宴请在中国商务人士眼中是十分重要的,这跟中国人历史文化的传统和生活方式的特性是非常有关系的。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想干成点啥都得有吃饭这个环节。所以,要办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为了表达一种尊重,总是希望通过宴请这种方式来解决或者表达。这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沟通起来也更加轻松、容易。同样,在做出一个重大的商业决定之前,用商务宴请的方式来进行充分的沟通,能增加商业合作成功的机会。所以,商务宴请在商务手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手段很多人想用,但很少有人用得好。因为一直以来缺乏专门的文化引导,商务宴请到底应该怎样做,并没有一些成型的机构来提供指导和服务,所以,这种手段的运用并不成功。如果有人在这一领域有先行一步的专业的研究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肯定能够开发出很好的商业机会。
商务宴请的市场很大,因为很多商业形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强,例如经济不景气,很多的娱乐业就受到影响。但是,经济好不好都得吃饭。所以,这个市场一直比较旺盛,而且保持着高速度的增长。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商务宴请这个市场也在不断地增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人们一年的宴请费用总共超过1000亿元,其中商务宴请费用就达500亿元。商务宴请的行为在餐饮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消费金额非常大。仅我自己每年用于商务宴请的费用就超过6位数。你说,这里面商机能不大吗?”陈宗冰显然对商务宴请的前景非常看好。
于是,2000年12月,他投资100万人民币,在北京市场推出一本名为《口口香传》的直投广告杂志,专门提供餐饮的资讯,在各大写字楼推出,很受欢迎,仅半年就达到单期盈利。
这只是陈宗冰在商务“美食”上的投石问路。之后,他游刃有余于商务宴请的商业构想里,他的思想就像一注蜿蜒而出的水流,而且思维敏捷,总是能很快地渗透到那些有缝隙的地方。
商务宴请财富几何
陈宗冰津津乐道于谈现下流行的“概念饭”。
“就像我国某位副总理出访德国,施罗德请他在国家图书馆就餐,乐队藏身于众多的书架之后,眼前烧着暖暖的炉火,晚宴就在这样的特殊气氛中进行,这是多么独特而有纪念意义的一顿晚宴啊;有一次,中国的一个政府考察团前去参观美国的一个大企业,他们为中国客人设计的商务餐是在自己的工厂的车间里烤全牛,真是别出心裁。”在陈宗冰眼里,很多用餐的全新概念已经产生,商务宴请吃的是“概念饭”,吃什么东西本身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但是吃的方式、怎么吃这顿饭,被赋予了非常多的内涵。
因此,他决心要策划吃饭的概念,满足不同商务人士的不同“概念饭”的要求,为其提供咨询建议。而陈又是个脑筋很活络的人,策划“概念饭”正对他的胃口。甚至对他而言,策划一顿“概念饭”其实是一种享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让想象之翼给每顿饭以不同一般的美好感觉。这样的“概念饭”,他相信有很多商务人士是很乐意为此掏腰包的。
盯上了“概念饭”之后,陈宗冰决定推出商务宴请全面解决方案。他说,操办一个有个性的商务宴请是很费心的,因此很多企业老板觉得安排吃饭是一件让人很头疼的事情,如果能像酒店订房一样,有人将这些事情都代理了,从饭店的选择、预订,以及点菜直至最后的结帐,都由一家专门的公司进行非常专业的指导、很有效率的安排,那么他们就既能彻底省心又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他瞄准的就是这种增值服务,现在市场上没有人销售这种专业,而这种专业确实是很多人迫切需要的。如果这种学问能够以合适的商业方式被顾问、被咨询出售,将会很有价值。
对于善于琢磨的陈宗冰来说,商务宴请带动的财富机会还有很多。例如,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做一个有社交性质的晚餐。可以在一些大的饭店定期举办成功人士晚餐会、豪华晚宴等活动。因为北京很多成功人士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社交场合,而吃喝往往是这些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其他形式达不到的效果。如果这个局部的模式能成功的话,也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市场。
在他眼里,商务宴请模式绝对是个只要你用心去想就会有机会的财富模块。现在,他的“口口香传美食会”人数很多,他的美食资讯也在出售,而他所设想的关于美食的个性网站也已经推出。他说:“商务宴请是一个已经有了巨大的需求,但是还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的新兴市场。我们现在已经有非常清晰、非常明确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地推行,进展得非常顺利,因为在这个行业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空白的市场。而且,背后是推着我们走的市场需求。”
陈宗冰的投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廉的,从投资一本杂志做起,到在行业内有比较公认的排行第一的口碑,所有这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其商务模式的局部模式正在被拷贝和竞争,但他并不担心:“像我设想的这个纵向的、专门面对餐饮消费市场的媒体及增值服务的互动系统的立体商业模式,别人暂时还无法做到,因为我们综合了非常多的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吸收了很多商业模式的精华,不容易被复制。局部面临竞争是很显然的,但是局部的竞争不足以对我们造成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的几个商业模式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增值。”
陈宗冰的商务宴请这种商业模式如今做的是风生水起。在他的构想中,这种商业模式的最终实现形式是:几个同一方向的一组媒体、一个专门服务特定对象的会员俱乐部以及专门来销售商业机会的一个营销公司。这样,几个方面相互配合来发展这个商业模式。他希望也相信他的商务宴请的商业模式能够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在香港二板上市。
兴趣·交际·勤奋
年轻的陈宗冰快乐而忙碌地穿梭在城市之间,他勤于做事,善于思考,他的眼光看上去明快而冷静,他会敏捷地扫视每天发生的事情和新的变化,他的思维总是很活跃。坐在陈宗冰的身边,听他与一位生意上的朋友聊关于“美食”的话题,他说话快言快语,你会从他的言语里发现他是个反应很快的人,是个聪明的人。而且,他总是能给朋友很多可行的建议,而他的朋友似乎也很乐于听取他的各种点子。所以,他的朋友很多,或者说他的事情总是很多,这一点,可以从他频繁的手机铃声中知道。
“术业有专攻,我的兴趣和精力很不幸地被放在了别人看不上的吃吃喝喝上。而把吃喝变成一个专业,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他这样说。
吃喝的事情天天发生在人们的身边,有多少人真正留意过它?即使留意了,是不是也只是流于凡俗,更没有几个人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正因为陈宗冰将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因而,原本普通的兴趣爱好就已经变得不普通了,它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新的知识。所以,当吃的财富使者还没来的时候,陈宗冰就主动去找它了。
“我觉得商务宴请真的很有意思,里面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去认真学习总结的,当我从一开始的‘犯错误’到后来我认为自己简直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这个过程完成得非常快。这是因为我对它有浓厚的兴趣,我能经常体验它、思考它,并且把思考出来的知识再系统化。我想,正是因为对‘吃’有着很大的兴趣,我才会花很多精力在这上面。”在陈宗冰眼里,爱吃的兴趣是启动商务宴请模式的原动力。
中国吃的文化不同于西方,在中国,这“吃”里包涵的意思更复杂,有更多含意。尤其是商务宴请,如何在吃饭中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关乎吃饭背后的事能否办成功。所以,在约请、吃饭、送别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微妙的关系学。而能掌握吃的学问的人,必然也是懂得交际艺术的人。在陈宗冰身上,就能感受到这一点,他的朋友很多,关系很多。这一点可以看作是职业工具,和做生意是一样的,它辅助了他的兴趣。所以,对陈宗冰来说,交际也如同鲍鱼、燕窝一样,是职业上的道具,是处世待人接物的度量器,甚至是谋生的手段。他相信,如果一个人的交际做得好,他的生活也一定充满愉悦,也就有一个快乐的、游刃有余的人生。
陈宗冰基本上没有新闻从业的经历,做过媒体营销方面的职业,做过很多实业,现在又整天忙于跟资本市场并购有关的事情打交道。这其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担任多家知名跨国公司的政府沟通顾问。他认为,每个精力很充沛的人,都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所以他既是一些人的老板,又有自己的老板。他工作很勤奋,他说,可能因为在上大学的时候,一边念书一边打工为自己挣学费,所以,打工打多了就养成了习惯,每天不辛勤工作就会觉得难受。对他来说,工作压力成了一种习惯,每天都会很自然地勤奋做事。因为做的事多,相应地,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它,从而自己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得到成长,增加了经验。陈宗冰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工作了6年相当于别人工作了12年。他说:“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够集中精力朝着一个方向走。在吃饭方面我比别人懂得多,是因为我花的精力比别人多。同样,很多人在别的方面花的精力比我多,他就会在别的方面胜过我。天道酬勤,人都应该相信这一点。”
商务宴请的商业模式看起来更像是陈宗冰“玩”着做的一项事业,因为有着自己的正式工作,只是闲暇里来“关心”一下。所以,他直感到遗憾,他说,如果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商务宴请上,这项事业将不止目前的发展阶段,他会做得更好。
独特的思维和勤奋,成就了这个年轻人游刃有余的人生。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