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严重的保护主义会将中日贸易摩擦带到更多的领域,即使出口速度增长、价格下滑也不可避免
2001年为人瞩目的中日农产品贸易谈判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表面看来两国贸易关系又恢复了平静。但近期,日本又派出各种谈判小组来华,这其间,暗流涌动,2002年中日经贸前景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乐观有专家指出,日本日益严重的保护主义倾向,将使中国 对日本的出口增长落后于对其他地区的增长
本报记者钮键军
严重的保护主义一位在日本驻华机构工作的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从6月上旬起,日本来华谈判的小组不下4个,而且谈判内容也各不相同,除了继续进行农产品谈判和钢铁谈判以外,还涉及纺织品等其他内容。该工作人员认为,如此频繁的谈判表明,中日两国间的经贸摩擦还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
此间原因,主要是经济的衰退令日本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6月25日,美国一家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日本经济的自由程度已经由1999年的第20位下降到了第24位。
中国外经贸部贸易研究院的李光辉研究员指出,日本的贸易保护更多的是体现在非关税壁垒方面。
他进一步指出,日本的关税水平算是较低的,平均为3%;但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日本更多采取非关税壁垒手段,比如各种技术壁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绿色壁垒”。比如日本农林水产省此前公布的有关“农药残留”的苛刻规定,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对日出口。
有报道称,日本将于年内修改有关规定,使各都道府县必须明确农产品使用农药和化肥量的上限,只有达到这两种规定标准的农产品才能作为商品得到承认,并可在“减农药”、“减化肥”文字表示的后面加上“符合农水省指针规定”的文字表示。
报道称,根据日本现行的“指针”的规定,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在农产品产地“习惯用量”的50%以下,就可在农产品的外包装上使用“减农药”和“减化肥”的文字表示。但是,根据“习惯用量”,使用多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则完全靠农家自己判断,也就是说,使用量的标准含糊不清。为此,只有33.3%的日本消费者认为上市农产品的“减农药”、“减化肥”文字表示“可以信赖”。
下一个是纺织品继去年日本对中国的三种农产品宣布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之后,中国有关专家指出,日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纺织品。
由于纺织品占中国对日出口的比重较大(2001年为4.2%),仅次于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国纺织品价格低廉,日本政府认为这对它国内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近期日本的中小纺织品厂家、销售商等组成了纺织品出口振兴联合会。该联合会会长冈本义行谈到成立该联合会的初衷时指出,日本国内的相关企业必须联合起来,对此进行反击。
“这是一种敌视态度。”李光辉指出,日本对中国纺织品要采取制裁措施由来已久,目前的关键是时间和方式。
在2001年4月,日本就曾提出对中国的毛巾采取临时进口限制,后来由于农产品问题造成中日之间经贸关系的紧张,此事因此搁置,但日本并未就此罢休。近日,日本政府表示,中国毛巾进口2002年2月进口同比增长了2.9%,不能排除今后继续增长的可能性,因此决定再次延长调查期限至2002年10月15日。
对日出口不容乐观李光辉一向对于中日贸易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在此次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对今年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前景却没有给出正面的答复。
确实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美国、香港、东盟等的出口增幅都在16%以上。而对日出口增长则不足1%。李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日本国内需求下降,同时经济的不景气加剧了日本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同时,即便中国对日出口保持较高增幅,中国企业对日出口利润也将出现下滑的趋势。中国大米和煤炭企业已经表现出这方面的迹象。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面对日本电力需求的下降和澳洲煤降价7.7%的竞争,中国产发电用煤(其代表品种南屯煤)的价格日前被迫宣布降价8.6%,为两年来首次降价。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方面为防止出口数量减少,不得不做出让步,减价的目的是保量。
另据报道,在5月31日农水省粮食厅组织的2002年度第一次进口大米招标会上,中国产主食用短粒粳米的政府销售价格比上一次招标下降4.9%,为1年9个月以来首次下降,据悉,库存过剩是主要原因。
(完)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