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丰
最近《洛杉矶时报》刊载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的一篇文章,说全球化将使中国受益,反过来威胁到美国的地位。作者甚至担心美国会象当年的英国一样,重蹈衰败的悲剧。
文章读来颇有悲壮之意。作为世界超级霸主的美国,在21世纪或许就风光不再,根源就在于全球化,全球化使美国不断输出繁荣,却在同时“养虎为患”。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之时,也可能就是美国成为第二个英国之际。
全球化是罪魁祸首?
文章指称全球化是英国衰落的罪魁祸首,而美国也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步英国人的后尘。19世纪70和80年代,第一次全球“大萧条”时期,由于英国仍然固守着自由贸易政策,而其他国家纷纷筑起关税壁垒。因此,美国和德国稳步地向一流工厂迈进,而英国经济却从此江河日下。
这个命题很有意思,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永远无敌于天下,那么,假如事实果真象该文所说的那样,相信这个国家将肯定要放弃全球化。
但是,这个观点细想来却有失偏颇。因为,英国的衰落只是相对的衰落,是相对于美德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言。如果与英国的过去比较起来,其发展速度不但不慢,还超过了以前的所有时代。而且,英国霸主地位的丢失也非全球化一个因素所担当得起,而是有着文化、历史、地理等诸多复杂的因素。
再看美国,有各种数据显示,它是全球化中得益最多的国家。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曾发表一份报告认为,美国的生活水平之所以超过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包括比日本和德国分别高出27%和41%,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广泛地参与了国际贸易。
20世纪90年代美国奇迹般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何其然也?用格林斯潘的话来讲,进口是90年代后半期美国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安全阀”。同时,全球化下,大量的国际资本汹涌流进美国也有力支撑了其经济发展。
可以说,全球化成就了美国,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现在的美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每年7-8%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西方世界最近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或泡沫论。他们中很多人都以一种诧异的眼光看待中国。他们也不明白拥有他们所不认可的制度的国度怎会出现如此的奇迹。
或许全球化也是许多为此作出解释中的一种。其实,中国的崛起完全在于自己。1978年前后的中国何以“判若两人”,原因在于后者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路线,但首先是改革,然后是开放。
有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企业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的。企业家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地球上存在着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同处于一片蓝天下,同处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但发展情况却迥然不同。为什么?内在因素使然!
贸易保护救不了美国
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赛场上也没有不败的球队。因为,如果一只球队连续获得世界冠军,就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往往不求进取,而正是这一脸“冠军相”使其走下高高的领奖台。因此,作为美国担心自己在世界经济甚至政治、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地位被中国所取代,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
也许全球化弱化美国世界地位的观点也在影响布什,就看他上台以后所做的一切,特别是今年以来采取的连多年盟友也不放过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应可看出一些端倪。而左右这种行为的是一种遏制思想,还有一种害怕心理,更有一种霸主心态。
然而,美国从贸易保护主义中会得到什么好处吗?政治上,欧盟正在和美国渐行渐远,前两天,欧盟主动和美国人称做“邪恶”国家的伊朗套上了“近乎”不值得美国反省一下吗?
今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拼命地学英语,而美国人呢?他们又有多少人学习汉语。目前的美国确实值得中国人去学习研究,美国人为此而骄傲。但中国及其他国家就一点没有美国值得学习的地方吗?若干年后,美国人会发现,世界其他国家与它的距离正在拉近,甚至大有超过之势。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就是这种谦虚的心态和开放的精神,这才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精髓所在。
恰巧,美国《纽约时报》6月28日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文章援引一些分析家的观点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亚洲重要盟友日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威胁。当然,他们不忘提到,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动力。
但不管他们如何看待这种经济体间的此消彼长,如果有一天,中国超过了美国,起决定作用的将不仅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而是一种善于利用全球化的民族精神。而美国则由于自满、排外的霸主心态使自己在全球化中落下伍来。
《国际金融报》(2002年07月02日第四版)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