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 高辉清 钟伟 巴曙松
近几年来,与全球经济的肃杀之气相比,中国经济卓尔不群,越来越成为周边国家可信赖的支柱之一。于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西方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大腕们开始对中国经济增长表示高度质疑。最早是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克鲁格曼教授称,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就像看一部科幻小说,中国经济数据,是一堆不可置信的符号体系。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最新以及最为有力的挑战,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罗斯基(Tomas G. Rawski)。他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中国的GDP统计出了什么问题”以及“中国的GDP统计:该被警告?”几乎是全方位地对中国经济增长表示高度的质疑。他的结论惊世骇俗,“1997—1998年GDP增长2.2%是一个远比7.8%的官方数字更为合理的推算。而且,2.2%是一个上限。实际上的数字可能更低,甚至有可能为负数。”
2001年12月,法国《费加罗报》评论说,中国内地腾飞了20多年的“经济奇迹”已经出现羽翼麻痹的症候,中国经济增长中结构性弊病日益显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2002年3月,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和管理教授瑟罗(Lester Thurow)认为,在过去5年实际上中国经济陷于呆滞状态。自1986-1996年的10年内,中国每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0%以上,但到了1997年却在一年内奇迹般消失,只有经济萎缩才能造成这种现象。瑟罗教授的结论是,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长期负增长。
英国《经济学家》在2002年3月份撰文称,从1997年至2000年,中国官方虚颁经济成长率为24.7%,但同一时期的能源消费成长却下滑12.8%,经济成长与其仰赖的能源消费竟然背道而驰,其间的矛盾性不辩自明。中国内地经济成长数字的矛盾性,还包括就业率与消费者物价双双下滑。
互联网上甚至有人预言:下一个崩溃的是中国。
托马斯·罗斯基
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和历史学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1972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论文,著有多部有关中国研究的专著,并曾担任世界比较经济学会主席等重要的学术职务。几年前,他曾召集一些经济学家联名给美国政府写信,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今年以来,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如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美国的《新闻周刊》、《商业周刊》、《中国经济评论》等纷纷大规模地报道起罗斯基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的GDP统计出了什么问题》的文章,质疑中国1997年至2000年GDP增长数字的真实性,使这一原本只局限于学术圈的观点成为海内外关注的一个热点。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