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杯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新财经》杂志:香港投行金融大嘴张向内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6月10日 08:22 新财经

  -本刊记者周颖 张晓丹

  创业板的难产,令境外投行长驱直入,而香港投行则以一脉相承的血脉关系进入内地似乎更为理直气壮。在眼睛瞄准了内地众多民营企业,手里抛出了红绣球时,张开的金融大口已经开始了分食内地投行业务

  “三年要达到至少20家左右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目标。”

  4月20日下午,国际饭店。刚刚从香港飞抵北京的香港亨达集团副主席兼总经理邓炳森先生看不出一丝疲劳,市场巨大的吸引力令他处于一种最佳状态。

  虽然美国、新加坡、瑞士等投行都觊觎中国,但似乎香港更理直气壮一些。或许是血缘关系,香港投行更是步步为营紧盯内地。

  “而今年,不!而此时的机会对香港投行再适合不过了。”

  邓炳森喜欢喝鲜榨胡萝卜汁,不仅因为原汁原味,更喜欢的是缩短了一道加工工艺过程。简单、直接,他喜欢的是办事高效率,如同他略显生硬的中文语调不高而语速仍不放缓一样。

  快速出击

  去年7月,香港联交所在成都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会议着重研讨了国内民营企业如何到香港创业板融资。亨达不仅参与此次活动,而且收获颇丰,与内地企业开始了亲密接触。与此同时,和浙江、上海、北京等国内券商也频繁接触,这一步棋为亨达集团的进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亨达国际控股作为一家具有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保荐人资格的金融控股集团,同时也是香港主板的上市公司,非常看好中国内地的经济前景和资本市场。近期国内二板难以推出,A股IPO市场发行节奏太慢,难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内地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境外各路投行纷纷长驱直入。对于亨达来说,这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民营企业不断壮大,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在邓炳森看来,现在的时机非常适宜。

  不仅仅是亨达,香港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也开始登陆内地。

  其实,早在2000年第四季度,新鸿基集团为扩充中国业务而成立了中国运营部,旨在提高其在国内知名度的同时,还积极促进与业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

  虽然目前香港比较活跃的投资银行大约30余家,但是很多香港的金融机构目前没有在内地开展业务,在内地比较活跃的大约有10多家,其余投行则将业务的重点放在了东南亚、日本、台湾和香港本地。这又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我们现在是在夹缝中生存。”香港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金小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目前的现状。

  金小麟分析说,经历过去年证券市场的下跌之后,国内的投行业务将会重新整合。而整合之后无论是实力还是经验,可以说都是精兵强将。这种本土化的优势是外资投行不能相比的。香港投行与美国投行在内地的客户群是不同的,如美林、摩根斯坦利等海外大型投行不会与香港中型投行出现竞争,几千万的项目对于他们是缺乏吸引力的,所以,留给香港投行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但目前由于市场环境以及制度上的原因,我们在内地开展投行业并不是十分畅通。

  创业板迟而未果,令国内的投行业遭受了重创,终于使脆弱的投行业按捺不住了。裁员,成为最终无奈的选择。而此前创业板山雨欲来之时,“每一家券商仿佛都手握巨资——因为每家投行业务都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企业在创业板的门槛外排队等候。投行业务员忙得不亦乐乎,大江南北东进西下,恨不能把所有的企业都揽入自己的怀中。那时候的笑简直是用钱堆出来的。”一位平安证券投行部的负责人这样形容当初的情况。

  显然,这已成为历史。一夜之间,境外的投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进来。

  创业板概念在去年10月“高交会”期间似乎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难产而令几百家等候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望而却步,殊不知由此却吸引了大批海外投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创业投资与新兴资本市场国际论坛”上,伦敦证交所、台湾柜台交易中心、新加坡证交所、东京证交所和所罗门美邦等单位负责人介绍各自的上市规则,而这一招也的确吸引了众多国内企业。一位投行人士戏称:要不是国内提倡创业板,怎么可能为他们聚拢这么多民营企业,而让他们坐吃现成的热豆腐?

  无论如何,境外投行通过种种办法进入了中国这是事实,并且已经向民营企业伸出了橄榄枝。每一次或大或小的研讨会,都有外资投行人士的参与,他们的眼光不放过每一次搜索的机会。

  投桃报李

  当然,每一次搜索都会有收获。同时,他们还会给民营企业一个免费的午餐。

  要符合上市的条件必须要经过改制,而如果要达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将对内地的客户进行在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的辅导,指导其遵守香港的法规条例,如每三个月公布一次季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按照国际通行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准则。”亨达融资有限公司中国区主管刘宇说。

  “你可以不是我的用户,但我想你会接受我专业而免费的企业咨询甚至招商引资,这对企业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我们更看中的是潜在的客户群体。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融资或有很好的融资渠道,相信经过一个过程之后,或许我们就是他们最后的选择。”邓炳森,这位曾在香港证监会任职,并且身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的四十五岁的中年人,透露着一种特有的精明。

  投桃的后果显而易见,就在短短的时间内,亨达已开始运作了十个项目,而且已完成了三个项目的上市工作。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看重的更是香港创业板的上市规则相对较为宽松。

  目前证监会发行部内部规定公司IPO募集资金不能超过其净资产的2倍,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0倍。而香港创业板没有此规定,企业好就可以发到很高的市盈率,完全以市场化行为进行操作。

  另外,由于国有股减持及上市公司造假等事件的影响,国内股市遭受严重打击,股市一度下跌至1376点,IPO一级市场也几乎停滞。根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目前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及等待上发审会的企业达200余家,而这其中又不包括将受到特殊对待的大型国企红筹股、H股回国内发行A股,以及辅导期已经结束的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国有商业银行、外资企业等优先对待的公司。2001年全年IPO市场只有67家股份公司集资,按照目前的发行速度和市场承受能力,现正在辅导的企业最快也要等到2004年才能上市。这对拟上市企业来讲,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而且目前全国完成一年辅导期和正在进行辅导的股份公司有近2000家。因此,时间成本对企业来讲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香港创业板在正常情况下需要5~7个月即可上市,而不需要一年的辅导期。

  上市周期的缩短也是一个核心的诱惑。香港第一上海融资有限公司自去年9月进入内地以来,已成功保荐了7家企业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目前手上还有十多家正在做。

  香港的一些券商为了能分得内地投行业务一杯羹,频频与内地券商亲密接触。与此同时,香港的投行业在内地开始高薪挖走投行人才。一切迹象表明,或明或暗,香港投行开始加快了进军内地的步伐。

  内地攻略

  就在香港投行加快步伐迈向内地的同时,接踵而至的是其它海外投行纷至沓来。

  新加坡交易所总裁托马斯不久前带队来吸引中国的中小企业到新加坡上市,而且,他指出,“最大的好处在于这个市场的进入成本较低。相比较欧美国家证券市场来讲,如果中国公司规模还不是足够大,欧美国家投资者不能足够认同的情况之下,筹集资金要比在新加坡运作的难度大得多。”

  香港投行不甘寂寞。邓炳森也例举了香港创业板的优势。他说,尽管境外其他投行也纷纷进入中国,但香港更具有优势。

  邓分析说,香港所沿用的是英国的法律,证券监管的法律和法规比较公平和公开,为解决证券监管部门与券商之间的纠纷提供了规范的依据;新加坡的法律和监管同样比较规范,但是它的开放程度不如香港。香港紧邻中国内地,具有与内地相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从这个角度讲,香港投资银行进入内地的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国内1000家辅导结束的企业,由于资金通道狭窄、市场容量有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可行途径只有到海外融资。在海外资本市场中,香港市场一方面比较成熟,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的认可度高于欧美市场。因此,到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应该是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首选渠道。

  根据规定,香港创业板允许股东中有职工持股会,国内绝对不可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后还可以回国内发A股,而最主要的则是香港创业板上市后半年即可增发股票。这不仅为民营企业上市带来契机,还能极大地扩展融资空间。

  新鸿基与亨达有一种共识,眼光在瞄准国内民营企业时,将择优选取那些成长性好、盈利模式清晰的企业,同时更注重公司的实体。此前的网络热潮退却后,令投资者对网络概念渐失兴趣,与网络相关的IT业也不受投资者欢迎。对传统行业中有高科技含量的,以及生产新能源、新材料的行业,还有在本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已得到香港投行的青睐。

  在向市场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新鸿基希望与国内投行进行战略合作,而亨达也会选择一些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如大的券商、著名的中介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实际上,在合资方面,国内现行的金融法规有很多限制条件:如合资中外资的比例开始不能超过25%,三年以后不能超过33%。因此,从所有权方面考虑,香港投行与国内金融机构的合并或合资还需要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新鸿基将在一两年内设立不同的分支机构,以便与更多的企业进行接触,并在一两年之内形成“有效”的目标客户群体。在他们看来,建立自己良好的客户群体意味着事半功倍。短期内,新鸿基不会追求人员规模。务实,则是他们近期的一个目标。在问及未来目标时,金小麟以商业秘密为由,婉拒了记者的提问。

  人才方面,亨达努力实现本土化,大力吸收国内资本市场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精英。对于2002年,他们充满希望。三年后,亨达希望在国内较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建立自己的分公司、组建自己的团队,从而更方便地和国内的企业接触合作。

  与此同时,他们向民营企业一再抛出红绣球: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必须接受国际化的监管制度、遵守香港的上市条例。这样,对于完善其内部监督管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都有好的帮助。在香港上市,能够吸引国际资金,而且外汇可以自由流动,企业知名度不但有一定提升,其融资周期短,无疑加快了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步伐。一方是苦等难产的创业板排队上市,另一方是诱人的市场环境能令你捷足先登。

  这样的红绣球,你接不接?

  创业板未果,给了境外投行一个极好的机会。眼下,他们的金融大嘴愈张愈大,因为已经有了甜头。-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商务周刊》专访易凯资本公司王冉:“贩卖”投行 (2002/05/31 12:01)
美林投行中止与汇丰的网上银行业务合作 (2002/05/20 09:17)
投行有限合伙制探索 (2002/05/15 07:18)
解读中国投行:长江能作中国完美投行 (2002/05/14 10:07)
美林断臂求突围 华尔街投行心惊胆战 (2002/05/09 14:29)
著名投行预测中国经济30年内排名全球第二 (2002/02/05 10:56)
四大国际投行预期:今年盈利靠亚洲 (2002/01/09 11:54)
中银国际:演绎投行业传奇? (2001/12/04 13:26)
中银国际登陆A股市场 国内投行业顿起波澜 (2001/11/30 12:10)
父爱下的中国投行寡头 孤傲与优越能否持久? (2001/11/16 16:01)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N]儿歌-两只老虎
[N]许茹芸-真爱无敌
[M]孙燕姿-天黑黑
[M]庾澄庆-情非得已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世界杯商城
  • 世界球星用品
  • 国足签名足球
  •   打造夏日性感女性
  • 脱--去毛美容专区
  • 塑--瘦丰魔鬼身材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圣女之歌豪华版
  • 游戏点卡低价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