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富勇
5月27日,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原副局长杨元元接替刘剑锋出任局长的消息,受任于危难之际的杨元元,上任之后将要干什么?将面临哪些难题?一时间,各界猜测不断。
首重安全管理
毫无疑问,安全管理将是杨元元上任后的第一要务。这是业内外人士的共识。
目前,民航的问题不少,譬如整顿票制、体制改革等等,但是安全飞行却是最受关注的。尽管有多家媒体猜测说,刘剑锋离任,表面上看是空难因素,实际上禁折令的名存实亡和航空公司效益下滑,才是主要原因,而两起空难只是一个诱因。但是,建国以来首次出现短短一个月内两起特大事故的情况,如果连行政职务调整都没有,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因此也难怪杨元元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队到北方航空公司等基层单位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在中国民航总局5月20日召开的任命大会上,杨元元表示,作为民航总局局长,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今后要做的事情是“确保民航飞行安全,积极稳妥地推进民航体制改革。”在他的讲话中,飞行安全顺理成章地放在第一位。他曾说:“世界公认,3/4的飞行事故是人为表现不佳引起的。安全监督是改善民用航空系统安全状态的关键。”
从政府高层的立场上来看,任命一位出身于民航的人当局长,而不是像往常那样,由其他领域的省部级干部出任,安全因素无疑是第一位的。杨元元在民航界资历颇深。1969年即在中国民航高级航校任飞行员,副大队长,以后又在南航担任飞行大队副队长、副总飞行师,后来又担任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司长、主管安全的副局长。以前的局长很少有这样深的民航资历。
影响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直接因素,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思想状态,一样会关系到飞行安全。国航空难后,一些媒体捅出了民航多年以来人事管理混乱、分配不公致使飞行人员人心涣散的内幕。直陈国航作为国企老大所存在的内部待遇不公、机构臃肿等陈年痼疾;在北航“5·7”空难后,又出现责问民航总局改革迟滞、政企不分、对飞行安全监管不力的声音。杨元元履新后,很难回避这些问题。而要想从根本上确立安全机制,就必须对系统内部的人事制度和利益格局进行。
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民航系统的亏损已经延续多年,在稳定安全局面后,减亏和扭亏的任务也是无法回避的。杨元元将面临裁撤冗员这道难题。禁折令对于扭亏无济于事,而民航雇员太多、人浮于事恰恰是亏损根源。此外,困绕民航多年的票价问题也该尽早拿出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
至于体制改革方面,由于方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相信三大集团公司会如期挂牌,机场下放也会选择一些试点,分期分批实施。当然,在进程和具体操作细节上,与原方案相比有可能会有所调整。
在利用外资方面,记者认为,民航将继续执行适当放宽对外商投资民用机场和航空公司的限制,鼓励有条件的机场和航空公司直接利用外资和境外上市的既定政策。这种趋向已经通过民航总局副局长鲍培德在上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第58次年会上向海内外宣示。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