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替
学生时代很喜欢看《福尔摩斯侦探集》,甚至就是那套书教会了我最基本的查找信息的方法。就像福尔摩斯能告诉我们案件真相一样,出色的学者也能告诉我们神秘世界的答案;而那些认为世界本没有答案的学者,我只能认为他们是在掩盖自己的低智商。所以学者的任务就在于解释世界,而不在于装神弄鬼或者玩文字游戏。《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就充分 展现了经济学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能力,告诉人们经济学家的确为世界图景的清晰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每次逛超市都喜欢买M&M的花生豆,但始终不能明白M&M的标价原则:总量相同的小包装总价竟然要比大包装的要便宜。该书的“昂贵的番茄酱”一节解释了这个现象:这是商家实施价格歧视政策的结果。对于大学者汪丁丁和小专栏作家薛兆丰的“需求曲线能否向上”的著名争吵,“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一节以某种报告的不同定价包装为例,证明汪丁丁的经济学还要重新温习。对于最近几天让我和女友最烦恼的租房中介的可信度问题,“质量的价格”一节通过旧车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为例,分析了“柠檬市场”的种种内幕。至于有人猜测美国希望打反恐战争来刺激经济,“破坏乃幸事?”一节通过对“破窗悖论”的分析解释了战争经济学的荒谬。
两位作者在解释了很多现象之后,还保持了相当的清醒,直言在一些领域上经济学还有待突破,例如在民主制度中的投票悖论。这本书是经济学的《时间简史》或者《果壳中的宇宙》(物理学家霍金的书)。
这很好。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懂得专业的快感是一种无私的美德,而且在提升大众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并没有降低学者本身的品位。反观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学者们,只会说一些一百多年前的术语,或者像汪丁丁那样,一直坚持说一种高数学含量、低信息量的话语,那样就显得有点不够意思。
不过不够意思的做法还有一种。梁小民教授为了向人民介绍主流经济学家,翻译了迈克尔·帕金的《走近经济学大师》(和《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同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装订漂亮,图文并茂,我看了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但是看了几段就后悔起来,好像除了序言是梁小民写的,其他部分恐怕都是他的学生所为,所以才会经常出现以下无法读懂的句子:
“我是通过一个无标志的力进入经济学这间房子的,而且,直到我已经在里面了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主要入门票是通过经济学研究生学位,但我没有获得任何一种经济学学位。我大学时学习数学和经济学……”
我甚至怀疑这简直是“金山快译”机器翻译的结果,否则有哪个中国人能想出“无标志的力”、“主要入门票”这样根本就不是中国话的东西?其实我觉得梁小民教授还是认认真真把校对的功夫做好,以免把书市做成了另一个柠檬市场,为主流经济学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