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积极财政政策何时功成身退 专家学者意见不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09日 07:04 北京晨报

  主持人:财政部长项怀诚近期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被迫实行的,在经济形势好转时一定会逐步淡出。目前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五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诚然功不可没,可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不可持续的特性,短期政策长期化可能隐藏诸多危机与弊端。但对于政策的退出时机,专家们却意见不一。

  淡出时机已然成熟

  刘宪法

  中国(深圳)综合研究院资深专家

  -核心观点:目前国内经济回暖,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中国的总体经济政策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促进出口。

  -逐步淡出火候已到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实行了五年了,客观上已经起到了较佳的经济效用,对整个投资、消费需求的拉动比较明显,且在国际经济形势看好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开始回升。所以,可以选择目前这个时机,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不应是个长期政策,是个暂时的政策,不可能过度依赖。国际上已经有过许多过度依赖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长期来说,财政政策的理想状态应是中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实行的。现在减少积极财政政策力度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中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正面临接近3%的国际警戒线。官方公布中央债务对GDP的比重不到20%,但中国还有很多隐性债务,若将隐性债务计算在内,则中国的综合负债率可能占到60%至70%。

  银根不是完全放松,主要是担忧给银行造成新的呆坏账。民间投资回升力度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大,不能再期望民间投资回到九十年代初的情况,每年的增长速度比较合理,企业更新改造投资这两年比较活跃。外商直接投资维持较佳的增长势头,增长11%至12%,而且投资质量也比以前更高。

  之所以认为目前淡出时机比较成熟,原因在于现在人们比较能忍受7%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前在7%的速度下两大问题解决不了,一个是银行呆账问题;再就是失业问题,当时没有很好的再就业机制。现在这些问题也不是完全解决了,但比那时的情况要好些,人们的承受能力好些。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会很高,可能7.5%或8%,没有回复到以前的高增长速度,但人们已能够忍受。

  -必要时可调整汇率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中国的总体经济政策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不大,利率到了很低的水平,难以调整了。而人民币汇率政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说,如果再出现一些外部大的冲击,人民币可以进行贬值,以刺激出口。

  中国的货币政策比较头疼。在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竞争的压力,货币政策若太松,则会影响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资产质量下降。中国的整个宏观经济调整今后应努力以微调为主,通过央行在债券市场等公开市场进行操作,来调整货币政策。过去中国的债券太少,现在债券供应量增加了,央行去年就已经在公开市场上操作吞吐货币了。

  -慎防过度依赖

  中国若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就像吃鸦片似的会对积极财政政策产生依赖,过分依赖会造成国家债务负担过重。中国目前这种危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只会造成财政质量变差,令国际市场对中国财政的信心下降。

  明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债额主要看赤字情况,以后可能将减税与减少发债同时进行。现在国内经济没有什么大问题,国内能够容忍7%左右的增长速度,本身是个好事。在消费方面,已经实施给公务员加薪、增加假日措施或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鼓励信贷消费等政策。而企业若对前景预期转好,就会增加投资,国家可以采取的是加速折旧、减免税收政策等优惠政策。

  还将延续两三年

  向威达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核心观点:由于投资、消费低迷,出口到目前还没有根本好转,以后两三年财政政策还必须维持在目前这种力度。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投资方向应做较大调整,在农村投入、企业技术改造和社会保障方面增大力度。

  -还需执行两三年

  1997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影响很大,中国消费、投资显得比较萧条。为了刺激出口,增加国债投资刺激消费,国家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说是对解决这两年投资、消费、需求不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目前,一些部门认为经济再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由于这几年国债余额已经达到一万六千亿元,占整个GDP的比重达到15%至20%,还在安全的界限内。如果再继续增加发债,财政风险可能加大,甚至出现财政投资的挤出效应,抑制民间投资。

  但我认为,以后两三年财政政策还必须维持在目前这种力度。因为经济生活里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投资、消费低迷,出口到目前还没有根本好转。如果我们再执行两年,发行国债3000亿,经济增长可以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继续发行1500亿元的特种国债问题不大。且在债券期限上做好搭配,以防止出现偿债高峰。财政增加支出,发行国债,也可以减少资金利率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助于抑制通货紧缩。

  -调整财政投资方向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即积极财政政策由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投资方向可能跟过去几年有比较大的调整。过去几年国债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以后在农村投入、企业技术改造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大大增加力度。特别是增加农村投入和社会保障方面,即使今后每年还发1500亿元国债,还不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积极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该马上淡出。至少这两三年内收缩力度不应太大。

  中国经济形势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根本好转,已经见底,但仍在底部,何时能回升还很难说。从投资看,由于这几年经济回报率下降,企业投资意愿明显下降,现在还没有回升迹象。从消费看,由于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增长减缓,抑制了居民消费。近几年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养老制度改革、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令居民支出预期增加。出口这几年都是比每年年初预期的要好,多呈高开低走的形态。预计今年出口增长速度还能略好于去年。

  -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

  中长期财政政策是着眼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虽然中国已经执行了五年积极财政政策,但主要是为了促进短期内的每年经济增长,对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农村问题现在还没有根本性改变,我所提的中长期政策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积极财政政策今后两三年可能朝这个方向转变。

  目前东部和中部的民间投资已经渐趋活跃,国内投资启动的关键在于西部地区,除了国家财政投资以外,主要应依靠经济政策,大幅放宽消费和收入政策,启动民间和外商投资。所谓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应只包括发行国债,如果对税收政策进行区域性、结构性的调整,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最大弊端在“体制性复归”

  马栓友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专家

  -核心观点:积极财政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妨碍市场化改革进程,呈现出“体制性复归”。估计要到2005年左右才会完全淡出,关键要填充国有投资退出后的真空,刺激其他类型的投资。

  -计划体制复归

  积极财政政策本来就是个短期政策,早晚应该退出的,是个非常权宜的短期政策,现在已经执行五年了,出现短期政策中长期化。1998年至2001年,中国五年来共发行了51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国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还是不错的,从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抑制通货紧缩、促进就业方面,都有一些良好的效应。最大收益是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国际经济增长放慢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得以保持中速增长,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

  但国债余额上升比较快,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一直上升,财政政策本身不可能持续实施,最终可能导致政府无力支付债务。目前我国国债占GDP比重大概17%多,而1997年时仅不到8%,几年间增长了一倍。

  积极财政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妨碍市场化改革进程,淡化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五年来呈现的“体制性复归”,5000多亿资金全部由计委制定,强化了计划部门的作用,妨碍了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培育。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实行还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不能很好地发挥乘数作用。近年来比较好的项目已经建完了,现在优质项目已经比较少了,若继续实施有可能出现仓促上马的现象。从国际上看,削减赤字、降低债务也是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趋势。我国也应顺应国际潮流,削减赤字。

  -选择退出时机

  积极财政政策也不是马上就可以淡出,而是要掌握好时机。时机选择不一定是今年,要看经济增长是否稳定、消费增长是否稳定,民间投资是否回暖。今年发行基建国债1500亿元,对GDP的贡献率预计是一个多百分点。民间投资意愿目前还不是太强,积极财政政策目前还没有达到启动民间投资的目的。没有启动民间投资,积极财政政策也不能淡出,政府还需要通过其他制度创新来促进民间投资增长。长期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则可能如同西方那样出现滞涨。而虽然项怀诚部长表示将淡出积极财政政策,但如果淡出的影响太大,积极财政政策也不能马上退出估计要到2005年左右才会完全淡出积极财政政策。

  -填补国有投资真空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出现国有投资真空时,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刺激其他类型的经济投资,比如打破垄断,降低进入门槛,开放更多领域。而中国加入WTO后,外资直接投资从今年起将开始呈现高速稳定增长,未来数年已经形成向上增长的趋势。今明两年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保持20%左右的增长,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

  积极财政政策也可以转换模式,扩大内涵。出口方面可以提高出口退税,这也可以视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方面。消费方面可以进行收入调节,为低收入者建立保障线,发展中间收入层,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国家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在行政编制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提高公务员的工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应该适当加大出口退税和社会保障支出,甚至实行适当的减税政策。同时应该施行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加强货币政策的传导通畅,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建议也可允许地方政府在一定权限下发行地方性债券,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张宏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专家分析: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用意何在? (2002/05/08 07:43)
邱晓华:财政政策不应过分依赖发债 (2002/04/22 07:52)
项怀诚纵论我国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将淡出 (2002/04/17 07:06)
项怀诚: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尚需几年 (2002/04/17 09:37)
预算报告:财政政策的路标 (2002/04/18 06:27)
项怀诚表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四年来拉动经济增长成效明显 (2002/04/16 11:20)
吴敬琏:减税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2/04/08 16:50)
朱镕基: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恰到好处 (2002/03/15 11:21)


新 闻 查 询
想免费学习高级商务英语课程吗?想拥有VIP邮箱吗?快来订阅成功宝典、WTO英语、白领健康手机短信吧!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赴新西兰学英语!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名门名车意中之选
:2000吨葡萄原汁
:与您相约-津鱼头
:加皇家大学MBA招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