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软件不仅要走出“产权”的象牙塔,也要走出技术公司的象牙塔
文/本刊实习生胡唯元
“WTO后,传统企业电子化的投入都会相当大,而原来它们一般只是在硬件舍得投入,现在正慢慢看重软件和服务。”中科软件总裁左春一语道出市场所在:保险公司目前一般将 保费收入的千分之七投入计算机建设方面,以财产险1000亿的保费收入来看,也就是7亿,但是国外这个比例是3%-5%,就是30亿-50亿。”“国外软件公司进入中国企业拓展业务的门槛一在价格,一般都是10倍以上的价格,二在于应用模式和中国国情的匹配问题。庞大的应用系统修改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成本很高。”
行业应用软件,需要的不仅仅是软件的专业。还需要对软件应用的行业专业。承接保险业务,软件工程师里必须有很多人很熟悉保险业务;承接银行业务也必须知晓银行业务的流程。左春认为,“这不是说两三年内能解决的,我们用10年才达到的今天的水准。”
中科软件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公司。在485名员工中,技术人员有435人,其中29人有高级职称(包括研究员)。更重要的是,它能利用团队承接大型工程,几十人上百人从事一个项目或者相关项目。和软件业发达的邻邦印度相比,中国软件企业不仅在程序员数量上少得多——印度软件业采用的工厂流水线式作业,规模巨大,超过1000人的软件公司就有上百家,有些企业开发人员达到5000人甚至7000人。而且印度大量使用的“软件工人”,是训练有素、团队作战的程序员。
中科软件技术储备相对于国内其他软件公司较足,但是弱项就是专业销售人员先天不足。左春坦承:“从研究所出来的是一色的研究开发人员,而不是各种人才的混合,是公司一贯的弊病。”
1997年前后,一次有几分喜剧色彩的事让中科软件下定决心提高自己的市场销售能力。那一次,中科软件和一家只有5、6个人的公司竞标,中科软件自认为在各方面都处在上风,但是用户选择了那家小公司。那家小公司又转手包给了中科软件。左春至今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我明明比他好,我很委屈。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不是说你水平好就要你,必须进行专业化的销售。”
“对于中科软件来说,人才不是问题,技术不是问题,我们的问题是专业化的销售。我现在很重要的工作是在销售,学习怎样专业化的把产品推到用户面前。”依托中科院软件所的背景,毫无疑问是中科软件的一大优势,中科软件非常注意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左春本人就是一名硕士生导师,现在还带研究生。中科软件提供的资料中显示,公司下属的教育培训中心参与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开始的培养软件工程硕士MSE的项目。
然而和联想一样,中科软件也遭遇着所有中科院系企业的产权困惑。在采访一开始,左春就开诚布公,表示公司正处在上市的敏感期,涉及到产权问题、体制问题的“不好说”。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