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膜软件起家的厦门三达,已经在着手布局自己的产业链
文/本刊记者边杰
领先者
蓝伟光不讳言厦门三达是中国膜应用的领头羊。2001年,中国的膜技术市场是20个亿,三达做到了2亿多,占10%,而在5年多的时间里,三达在医药领域膜技术应用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在全国用膜染料企业中,有90%以上是三达的客户。
“全中国做维生素、头孢菌素、青霉素三大医药品种发酵液的分离技术都是三达做的,所有做VC的药厂都用我的工艺。”哈药、华北制药、石药、鲁抗、东风药业、海正药业、丽珠……看着销售合同上不断增加的企业名单,这位厦门三达的董事长脸露得意之色,“我们已经树立了品牌,现在只有国际性公司在国内能和我竞争。”
蓝伟光像一个布道者,他喜欢用很专业和深奥的词汇来解释自己的膜理论,当听者一头雾水的时候,他会一脸凝重地告诉你:“三达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优势。”
“蓝伟光”品牌
三达在中国膜应用领域迅速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深深打上了“蓝伟光”这3个字的烙印。这多少有些像方正当初起家靠王选发明的电子照排系统一样,创始人的技术魅力是道很扎眼的金字招牌。
蓝伟光头上有很多光环:厦门大学教授、美国纽约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原德国赫司特国际集团中国区域首席膜专家。他先后在国际著名的分析化学与生物化学等杂志发表了14篇论文,并两度入选Marquis Who’s Who世界名人录。
但在厦门,蓝伟光是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在中国的膜运用领域也是。这一切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这位毕业于新加坡大学的博士思维活跃,个性张狂,恃才傲物,说话喜欢直来直去。
“现在是蓝伟光的品牌,不是三达的品牌。”在膜工业界,包括一些知名的药厂,大家都知道蓝伟光是一个做膜分离工艺很厉害的一个人物,因为用蓝伟光的工艺,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经济效益也能提升很多。
三达跨越了技术关,但管理一直是蓝伟光解不开的一个结。厦门三达是蓝伟光1996年11月回国创办的,最开始是家族性质的,由他和弟弟等几个人创建,在发展到上百人的股份公司之后,三达努力去摆脱冠在三达头上“家族”这两个字的帽子。
2000年3月份,三达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厦门建发(600153)、厦门大学、新加坡三达公司等共同组建厦门厦大三达膜科技有限公司。蓝伟光想让三达摆脱家族的影子,也在外面请了一个人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但管理层矛盾不断,“还是觉得自己的弟弟好”的蓝伟光又重新调整了管理层,他自己担任董事长,三弟蓝新光担任总经理,二弟蓝春光任采购部经理。
“我的技术是第一的,市场敏感性好,但管理上不行,三弟蓝新光的管理比较好,思路清晰,搞工程也很有一套,我们互补性很好。”
但蓝伟光还是不放心管理,他又在外面请了两个总经理助理,一个是清华大学MBA毕业的,一个是法国回来的。蓝伟光为他们俩专门买了2台汽车。蓝伟光用心良苦,他在努力使三达往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靠拢。
膜产业链与三达系
1999年,蓝伟光去了趟台湾,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贪婪”地把台塑在台湾所有的企业看了个遍,王永庆庞大而有序的产业链布局让他着了迷。
2002年2月7日下午,蓝伟光下定决心离开让他感觉拥挤的膜科技大厦。厦门火炬园的领导苦口婆心地挽留着这只产金蛋的金鸡,但蓝伟光去意已决,他想找个更广阔的空间来布局三达的产业链。
蓝伟光选中了厦门杏林开发区一块十万平方米的土地,在签约的当天下午,蓝伟光带着一帮朋友开车围绕着三达未来的基地转了一圈,他兴奋地在那块地上走来走去,“以后厦门就成为三达的膜技术研发基地,膜软件、膜设备以及膜材料的配套的研究、生产就在这里。”
在蓝伟光的计划里,从膜软件起家的厦门三达,已经在着手布局自己的产业链:膜工艺依旧是其核心;而在其上游,三达重组了龙岩市福建金鑫粉末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可以利用当地的粉末冶金、高岭土等加工成纳米材料,生产无机金属膜、陶瓷膜等,为三达提供上游的膜材料;而在产业链的下游,三达投资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准备和石药建一个生物技术厂做酶,同时,重组后的福建金鑫三达也可以利用膜技术,深度加工钨金产品。
围绕这个产业链,一个三达系浮出了水面:厦门三达、福建金鑫三达和新加坡三达,分别担负着营销研发、生产和技术,而在其外围,紧密围绕着三达投资的软件和生物技术公司。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