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戴相龙在中银论坛上阐述今后中国货币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3月19日 17:3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9日消息:据央行消息透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近日在中国银行“经济全球化与银行业的未来”国际金融高层研讨会发表演讲,阐述了今后几年中国的货币政策。现将全文刊登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为庆祝中国银行成立90周年而举办的国际金融高层研讨会。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我想就今后几年的中国货币政策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供大家研究。

  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是我国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从1993年开始,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实现了国民经济“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针对这种状况,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货币政策方面,不是提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而是提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称之为“稳健”,而不称之为“积极”,这是因为: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能力弱,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而不是货币供应不足。在此情况下,如果实行过分扩张的货币政策,不但无益于防止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而且还会危害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保守消极的政策,更不是收缩货币供应。它包括以下积极的内容:一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近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比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高出5个多百分点。二是引导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1998年以来,增加个人住房等消费贷款5000多亿元,共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1万多亿元。三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四是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取消贷款规模控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项正确的宏观决策。今后几年,人民银行要加强银行监管,促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平均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同时,要在稳定币值的前提下,支持国民经济每年增长7%左右。面对这两个基本要求,人民银行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是总量政策。当前,我国出现的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宽裕而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的问题,并非是人民银行实行了偏紧的货币政策,而是企业运行机制方面存在弊端。解决这个问题,应当立足于改革企业制度,一方面工商企业要创造贷款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扩大资金营销。2002年货币信贷预期调控目标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3%左右,现金(M0)净投放不超过1500亿元,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3000亿元以上。

  二、完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今后几年,我国市场化程度会大大提高;加入WTO,金融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面对上述变化,如何完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探讨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和许多国家是一致的。过去,我们主要依靠贷款规模控制来实现这个目标。从1996年开始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争论日益增多。有人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我认为,目前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之间仍然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且可以通过利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对其加以调节。因此,中国目前仍需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同时也要认真探讨其他参照指标,研究新形势下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特别是要更好地发挥利率杠杆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二是协调好本外币利率政策,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中国参加WTO后,国际资本流进、流出规模会加大,外币利率与人民币利率相互影响会更为密切。但是,由于人民币是不可兑换货币;中国依然主要靠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发展经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常常不在同一个周期。1998年,中国防止通货紧缩,要降低利率,而美国正在防止通货膨胀,要提高利率。因此,中国需要并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执行独立的利率政策。对外币利率,按国际市场及时调整;对人民币利率,则根据国内宏观经济需要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一些套利行为,出现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与放弃独立的人民币利率政策相比,这个负面影响要小得多。今后几年,我们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是扩大利率的浮动幅度,规定贷款利率上浮的最低限或存款利率下浮的最高限。其次,是大力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到2001年底,全国累计发行的国债、金融债券、商业银行票据、企业债券已近4万亿元,中央银行可以更多地通过买卖各种债券的方式来及时调整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三是关注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我国工业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在75%左右,相当多的企业并不具备贷款条件。1992年以来,我国工商企业已从股票市场筹集资金7700亿元,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工商企业生产建设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这期间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了8.6万亿元。居民的大量储蓄不能直接转化为投资,而是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吸收大量资金,又难以找到更多具备贷款条件的企业。这种融资结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而且也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通过商业银行传导到工商企业。因此,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还需要关心和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基金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允许证券公司到银行办理证券质押贷款。

  三、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银行改革,为有效执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把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及时配置到各地区、各产业、各企业,是通过商业银行来实现的。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开始运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但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由于多层管理、多层经营,分支行尚未完全做到根据当地信贷市场变化及时营运资金。由于上述原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有效传导。到2006年,我国要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中资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为真正经营货币的企业,并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水平。主要措施:完善法人治理,增强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行审慎会计制度、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呆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降低不良贷款,今后几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每年要下降3个百分点;在降低风险资产和自我约束基础上,通过中央财政帮助和实行股份制改造,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规定的标准;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今年6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披露上一年经营信息。总之,经过几年努力,必须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备与外资银行相竞争的能力,并为提高执行货币政策水平创造条件。

  四、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循序渐进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

  中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7年多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累计升值5%,如果考虑物价因素,升值30%左右。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有利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到今年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2235亿美元,比年初增加了112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外汇市场出现的供大于求,是在外汇管理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我们逐步放开外汇需求,就不会出现人民币汇率的过度升值。面对参加WTO的新形势,要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

  到2001年底,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全部外债和企业到境外筹集资金共计6000亿美元;同时,国家外汇储备、金融机构境外净资产和企业在境外投资已超过3500多亿美元。这些情况表明,中国运用外资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在大量吸引外资同时,对境外投资也逐步增加。参加WTO后,国际资本流动加大,必然会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提出要求。

  早在1993年,我国就提出创造条件使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近几年,由于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的地位不断提高,不仅在港澳地区普遍被接受,而且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人民币流通,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人民币兑换点。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有条件的:第一要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第二要有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要有稳健的银行体系;第四要有健全的微观主体。中国现在尚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多年来国际上出现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十分谨慎,应该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不能急于求成。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跨入新的世纪后,中国人民银行在依法履行职责方面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欧元之父”称赞中国货币政策出色 (2002/03/17 11:24)
戴相龙:今后几年将继续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 (2002/03/17 09:22)
戴相龙解读货币政策:若降息不灵还有办法 (2002/03/12 07:48)
戴相龙:我们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2/03/11 15:30)
人民银行发布2001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全文) (2002/03/06 17:19)
人行研究局陆磊:货币政策难以决定股票走势 (2002/03/05 09:16)
稳健货币政策将对股市产生四大效应 (2002/02/28 11:12)
人民银行公布稳健货币政策有关问题分析报告 (2002/02/27 07:45)
专家视野:货币政策对经济和股市的支持 (2002/01/22 10:47)
分析:今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三大看点 (2002/01/17 08:02)
一国的国力状况与货币政策选择 (2001/12/21 17:00)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分 类 信 息
:新橙流利口语专家
   您有泉爽卡吗??!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品味时尚尽在其中
   调查:您去哪留学?
:妙善房地产咨询
   数码照片网上冲印
   *游神州无后忧
:青岛财经日报聘
   人体艺术克隆-酷
:蓝盾安全培训合作
:波特曼俱乐部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戴钻戒不花钱?
:大康心理咨询招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