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格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的确,有人说在中国,人才竞争其实最终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80年代很多人才从国有企业转到外资企业,通过外资企业的培训各方面素质提高很多,而近几年又有许多人才重新回到了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内资企业了。还有媒体说,由于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市场的流动 加强,不仅是外资企业的进入要招人,内资企业更要人才,因此,中国人才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
面对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人力资源市场,国外人力资源厂商纷纷涌入,如美国首屈一指的人力资源公司“巨兽”(Monster)已经派人到中国“微服私访”。与此同时,国内本土网络厂商也展开了与国外人力厂商抢占制高点的争夺战。目前,国内知名人力厂商无忧、中华英才等凭借其在人力市场核心技术上的优势在国内市场上处于领先,其他规模较小的厂商则凭其低价策略在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有专家分析,目前在我国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绝大部分仅是从事单一的“信息发布”。更有甚者,一些“人才交流”机构仅仅是依靠代管人个档案收取管理费而已。因此,尽管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广阔,服务机构遍布各地,但真正有望能和外商抗衡的“巨龙”寥若晨星。
zhihi.com的负责人张梅女士告诉记者,国外人力资源的大举进入,一方面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运作经验,但拥有众多优势的国外同行凭借他们庞大的资金支持,也必然会对国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造成冲击。我国的一些人力资源机构要想和他们竞争,必须尽快走出低层次服务的瓶颈、谷口。
全向科技总经理李多说,对国内人力资源厂商而言,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具备“新、全、特”:“新”是国内厂商赢得用户的重要前提;“全”是国内厂商不断发展壮大的证明;而“特”则是国内厂商的立足之本,决定我们能否最终取胜。
张梅认为,除了战略决策、资本投入与技术开发以外,尽快找到合适的战术突破口也非常关键。眼下,国内多家公司都选择了多媒体(或跨媒体)平台的方式,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猎头、广告等手段开展信息与咨询服务,以此带动整个行业的综合发展。目前传媒市场上北大方正参与的《职海》周刊、“前程无忧”联盟的《前程》周刊,可以说是这样的尝试。
据介绍,目前日本的人才市场每年大约创造50亿美元的财富,在美国也有20亿美元,对于《职海》、《前程》来说,中国人才市场目前至少应该蕴藏着10亿美元以上的财富。作为国内人力资源厂商应该抓住这一商机,毕竟这样的前景是相当灿烂的。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