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随着乙类药物降价方案的实施,“百服宁”从每盒7.9元降到1.8元;“扑热息痛”从七八元降到1.8元;“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从17至19元降到5元……不少药品降幅之大前所未有。
而正当老百姓拍手称快之际,“百服宁”等药却突然从医院、药店中消失了。原因是,他们已经向国家计委提出了药品价格的复议申请,请求重新定价,这样,2至3个月的审批 时间内,老百姓将可能买不到这些药。
1 降价“挤水”确实有效
“道理很简单,同样治病的药,哪种利润高,哪种医生能得好处,肯定就开哪种。”而统一降价的针对点就是这些被附加在药价上的“水分”,降价是不由分说的,所有在“水分”中得到好处的环节都将无一幸免。
此次“百服宁”从每盒7.9元下降到了1.8元,这一降价幅度让购买者一惊:“就算是价格压得狠了点儿,至少说明不值原来那么多钱……”“那些没降的药不定还有多少水分呢?”患者对药品价格的信任度似乎随着降价的出现也逐渐下降了。
业内人士透露,在传统的药品流通渠道中,药厂的实际生产成本一般只占最终药价的30%甚至更低,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30%?其余40%都是流通成本。流通成本主要是回扣,其比例占药价的30%以上。一般来说,药品价格由物价部门定价,其实大部分药品属于企业自己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
“企业不可能做亏本生意,各种回扣最终总要由消费者自己‘买单’。”稍微了解药品营销的人对这一事实心知肚明。于是,企业在向物价部门提供的成本利润信息上,很可能或者必须存在虚假,他们需要在这里打出埋伏,将日后的推销、宣传费用算进去,这样一来,药品的法定零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对于医院和医生来说,也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卫生部早就提出提高医生诊疗费用,以之代替药品收入,但至今没有落实,禁止多日的药品收入也因此仍旧是医院和医生的经济支柱。根据国民科技素养调查的统计显示,中国人对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在世界参与调查的14个国家中排名最后,生病之后吃什么药主要是医生说了算,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也就是说,药物销售的最终关卡还是医生。这也是经过多次药品市场整顿之后,医疗代表仍旧不放弃医生这一主攻方向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进行了3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所有临床上的抗生素均已进入招标范围,同一种药物的品种给予限制,减少医生开药时因为回扣而挑选药物的可能,其目的就是挤去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使药品生产厂家和医院面对面坐在一起,直接减少了中间环节。这一举措的效果是显著的,去年的招标使药价降低,从而向北京人让利1.2亿。
2 药价的水分挤干了没有
药品几次降价前,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中,一个算不上尖端科室的内科医生一个月从药品中拿到的灰色收入就能达到四千元,“我算是同行里面比较有良心的,遇到没钱的病人,总是挑便宜的药开,否则,拿到一万元也算不了什么,病人反正是听医生的。” 像“百服宁”这样撤出柜台或者拿着复议后重新改正的价格找回医院、药店的情景,在去年早些时候的一次统一降价中也曾经出现过。
按照国家药品招标的规定,通过GMP认证和没通过GMP认证的厂家,原研发药物和仿制药物的价格有明显的差别。这一规则的制定就是考虑到了生产成本的问题,以通过GMP认证的厂家为例,其清洁程度的投资就是巨大的,需要达到洁净标准的厂房并非一般小厂家能够轻易达到的。即便如此,这样的药厂生产的药物真实成本到底有多大仍旧是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药品价格长时间的“黑箱”操作,连带着人们对真实也失去了信任,计委在急于平抑虚高药价时“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疏忽,使“百服宁”们充当了一次“替罪羊”。
一个医生告诉记者,越是价格高的药物,厂家的营销越严密。他们医院使用一种进口抗生素,药物的厂家代表经常会来门诊看看大家,实际上就是“看看他们的药开得怎么样了?她就站在我身后盯着我,你说我能不开他们的药吗?”当然,即使医药代表没有现场监督,但他们留给开药医生的回扣已经足以让人心动了。
记者在一家三级医院采访时遇到一个外资药厂的业务代表探望一位科主任,后者是个很有名望的教授,他对这位代表实话实说:“明年给我们科两个去美国参加学术年会的名额,我不去,让我手下的年轻人去见识见识。”教授转过头来对记者解释自己的无奈:“不这样的话,我们的年轻医生怎么培养?”听起来合情合理的要求,最终仍旧以加在药品价格上的费用告终。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家中医医院的按摩科室,一改以往只靠医生双手按摩挣奖金的传统方式,开出了辅助治疗的止痛药。原因是,“苦活儿挣不来大钱。”“我们的医生太辛苦了,吭哧吭哧地忙了一个月,收入不过一千多元,奖金还不够人家的零头儿,只能靠开药改善改善待遇。”
有这样的“销售终端”,药品价格的水分何时才能挤干呢?
3 降价引来连锁反应
记者从医院药房了解到,和“百服宁”一样,在1月15日的这次降价前后一起撤离柜台的还有其他十几种药物,他们的理由是共同的:“降价降得太狠了,连成本都不够。”人民医院负责药品采购的一位药剂师正忙着修改电脑里存储的各类药品价格,她同样的一脸委屈:“这几天,我一直在忙着改价签,刚按计委的价格改过来,厂家又拿着复议通知来了,还得再改回去。”她说,几乎每次降价之后,医院都会像这几天一样的反复折腾几回。“就这样,病人还不满意,怎么都觉得是我们医院在里面玩了猫儿腻。”
在此次降价中,某些合资品牌的药品价格降幅达到了80%。到底新药价是高了还是低了?强生和上海施贵宝有关负责人强调:“价格并非衡量药品的惟一标准,关键还是质量。”
一些国产药厂则表达了不同看法。广州一家药业的负责人说,合资药和国内一些好的GMP生产企业,其药品质量都经过严格的国家法定检测,为什么价格却有差别?即使合资药质量较国产药好,好一到两个点就了不起,但没道理价格高出几十个点甚至几倍。他们认为,国家计委这次调价符合市场规律。
目前,“扑热息痛”类产品在市场上供大于求。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际市场上0.5克/片的供应价为3至5分钱,香港市场上也是这个水平。就内地而言,每片的供应价在3分钱的就有几十个厂家,他们也弄不懂合资厂的价格为何会高出数十倍来。据了解,这类药物中,有的每盒零售价现在为1.5元,一度曾降到1元,但仍有赚头。
计委人士表示,政府在制定药品价格时,根据的是全国所有生产企业的平均价格。因此,并不是说国家计委新定的药品价格偏低了。
4 “改头换面”后价格可能再涨
人人皆知的阿司匹林,每片仅为0.03元,对感冒头痛等疗效好,但在不少医院开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高价药“巴米尔”,每10片6.3元,其成分也就是单一的阿司匹林,而价格却一下子增了20倍。
目前,生产“百服宁”的施贵宝公司已经向国家计委提出了药品价格的复议申请,计委考虑到其生产成本较同类其他药物为高,正在考虑为其单独定价。记者了解到,一些厂家对此处境已经作好了准备,一旦复议申请得不到批准,厂家将会考虑将药品更改名字、改换包装后重新申请批号,“改头换面”后的药品虽然在性能上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就很难说了。
近年来,国家对多种药品实行了强制性降价,药厂为了求得更大的利润,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基本药物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价格升至原来的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0倍。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发现,原来到医院看病,托熟人找医生时会说:“您帮帮忙,开点好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医药费用由国家全包,公费看病,而且药品价格也偏低,人们对偶尔见到的高价药珍惜备至。现在的情况完全倒过来了,“我的熟人住院都跟我说,手下留情,少开点贵药,能治病就行。”这位医生坦率地说,反倒是医生自己在吃便宜药,比如被人们遗忘的红霉素、扑尔敏,一直被医生自己用着。一位专家在一次药物研讨会上说:“越是传统的、便宜的药越是好药。”虽然这句话有些主观成分在里面,但至少“改头换面”的药物改变的只是头面,并没有在内容、疗效上改变多少,但药价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此次“百服宁”们提出复议后,新的物价审批将需要2至3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地方物价局坚持按新降价的价格销售,“百服宁”们将暂不上架,老百姓可能面临买不到好药的局面。但对于不得不平抑的药价来说,这也许就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晨报记者 佟彤/文 康学松/摄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