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金融业的2001年都是值得记录的一年。B股开闸、中国入世,隐藏在这些重大事件背后的,是中国金融业试图从旧体制中脱胎而出、希冀进入新空间的强烈愿望。虽然,“渐进型”的改革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无论如何,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之旅已是一条“不归路”。
1.政策构建市场拼图
2001年2月19日,中国证监会突然发布决定: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帐户,交易B股股票。骤然刮起的“B股风暴”着实令国内各家中资银行一时猝不及防,伴随着内部“调整布防”的迅速展开,这条“境内居民外汇投资新渠道”最终没有出现市场流传的“银行外汇储蓄大搬家”和“B股市场的春天”等戏剧性结果。但对于原本扭曲的境内资本市场而言,这无疑意味着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在证监会一时占尽“眼球”之后,央行不久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先后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和《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暂行规定》。但是,对于中间业务平均比重在10%以下的广大中资银行而言,由于没有成熟的金融创新机制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规定》给予人们更多的是一个远景期待;至于网上银行,由于宽带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加之网络安全始终没能拿出令人放心的解决方案,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至今未能彻底走出“实验室”。
对于广大普通市民而言,2001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是那么真实。从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到个人出国留学换汇额度放宽,从中国银行允许开办个人出国留学外汇贷款,到放宽居民外汇划款规定等等,人们从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原先针对居民的各项外汇管制措施,正悄悄地由“堵”向“疏”转变。
尽管市场环境的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法规的催化作用,但这并不妨碍决策层为启动WTO环境下完整金融市场的拼图工程而颁布新规则的脚步。9月,允许开放式基金部分通过商业银行出售,11月,黄金市场允许机构投资者进入……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金融行业已经开始构建完整市场的“拼图”工程。
2.中资银行的新战术
2001年是中资银行特别忙活的一年。推动商业银行频频向前的,无疑是加入WTO后的竞争预期。
这一年里,工、农、中、建、交等国内各大中资银行的电话银行终于全部亮相。从96611到95599,一字排开,好生热闹。虽然电话银行在国内市场的主流地位仍有待时间考验,但已经很少有人怀疑,新的电话银行服务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中资银行向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的主要界面。
“私人理财”这个词也在2001年红得发紫。有“打新股”理财的,有炒外汇理财的,有买保险理财的,还有买彩票理财的。在银行业,我们看到:原先的消费贷款包装成了个人理财新品,原先的零售业务人员摇身成了品牌理财师,原先的信息查询升级成了VIP理财个性服务。在一片嘈杂声中,似乎很少有人愿意去探讨国际金融理财师通行的“分散证券风险,如何确定资产组合,增值、保值、转移资产”等专业技巧。再加上目前在外汇贷款领域已经出现的无序竞争,一切都表明,缺乏目前国际公司普遍采用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是制约商业银行理性竞争和稳健成长的掣肘因素。
3.中资外资如何打拼?
持续了十多年的中国金融行业的开放,终于在12月11日,平静地垮过了WTO这一道槛。但是,积淀在中资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各种顽疾,并不会在这一天戏剧性的发生转变。
技术、管理、人才、激励机制……中外资银行的差距并不需要用显微镜来查找。如何抵御来自外部的竞争?合作成了2001年的一剂“主药”。2001年下半年,国内十多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宣布结成战略联盟,此前还有十余家外资银行在清算领域与工商银行开展合作,还有中国银行与民生银行开展全面合作,花旗银行和招商银行开展合作。不过,没有后台资源整合作为支撑的战略联盟,其所能发挥的综合竞争力总会受到市场的质疑。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一边是银行间频频寻求合作结盟,一边是客户频频投诉银行间合作盲点。
与此同时,有外资银行信心百倍地指出,要争夺中国市场上最优秀的客户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对于一个加入WTO的大国而言,世界上还没有外资银行击垮东道国银行业的先例。对于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来说,竞争的前景会是怎样呢?2001年,对中资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消化”,“人事体制改革”,“官僚经营机制改革”采取了“缓治”的策略。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02年,无论是对监管层,还是微观运行主体,答案都只有一个:对现有体制作更彻底的变革。
本报记者杨燕青通讯员张晓斌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